2)第五十七章 新隶_玩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写得好坏不说,这是跳出了前人的窠巢,就凭这等智慧,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况且王画才十三岁。

  其实王画也知道贺知章写得一手好字,今天他特地写出几种字体,希望能够让他明悟一下,以后能写出更好的字来。倒与卖弄无关。

  王画接着又写了一行字,这回又换了一种书体,这时临摹王时敏的隶书,吴伟业曾将王的书法鼓吹为古今第一。这个都未必,但王的书法确实写得极其优美雅正,特别是隶书。而且这种隶书对贺知章也大有参考,因为里面参考的是楷书真义,与现在唐朝隶书大家隶书书法相差不大,但同样,他也跳出隶书那种扁方形框架结构,以长方形为主。乍看起来就象楷书一样。

  同样,这一行字,也给了几个人一些有益的思考。

  王画又开始写第三行字,这回又换成了扬州八怪中的高凤翰,这种书体似隶似篆,然而看似工整古朴中,又带着一丝行草的运笔味道,因此古而不拙,反而显得圆劲灵动。与金体刻意求那种拙气,恰恰相反。

  又到了第四行字,这回字体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风格立即变得劲峭起来。这正是郑板桥的六分半隶书体。

  写完了这四行字,王画才停下笔来,向几个人说道:“请指教。”

  几个人看着老杜同志,你不是说自己才华胜过屈宋吗,你来指教吧。

  老杜抹了一下他下额上的一缕美髯,干咳了两声,也许外行人看到这些字也许秀媚不足,可在他们这些人眼里,这些字那个份量太重了。特别是这些字形,他闻所未闻,真不敢作评价了。

  但老杜脑子很好使,他脑袋瓜子一转,将话题转移到旁边去了。他指了指这篇铭文,小心地问道:“王小郎,为什么我看到你几篇铭文,都采用古文形式,有这样的才华,为什么不用骈文。”

  王画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让他们落座,毕竟贺杜二人,让他尊重,这个李隆基未必有好感,可是未来之主,在奇珍轩也没有仗势欺压,购买他的漆奁出手很公道。

  然后又说道:“请用茶。”

  茶道在唐朝十分盛行,对茶道王画同样造诣颇深,不过他纯当一件雅事看待茶道的。毕竟太麻烦了。

  但因为今天来的客人比较尊贵,王画不得不再次演绎了一下。

  先将一把新茶从茶仓,也就是装茶叶的筒子用茶夹拿出来,放在碟子中。这道程序叫鉴赏香茗,按照礼节还要向客人介绍茶叶的特点。但王画这样做了,就算对得起这几位,更不要说让他介绍了。王画直接略去。接下来,是孟臣淋霖,也就是用开水浇壶身。完了就是乌龙入海,把茶叶放进壶中。然后是悬壶高冲,向壶中注入开水,直到壶口水满为止。

  这还没有完,还要刮去壶口泡沫,叫春风拂面。接下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