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 炮与炮_玩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窠,杀伤敌人。这就是真正炮的原型。用竹与木做管子的,当时被称为无敌竹将军。

  元蒙南侵后,得到南宋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原始铜火炮。与竹火炮很类似,只不过炮尾有两个方孔空扦铁栓,代替耳轴,有了木架发射装置。但没有瞄准具,命中率极低,为了散热为炸膛,炮管做成喇叭状的敝口。看上去就象一个大型的号角。

  但火器技术进一步在发展,元末农民军起义,已经开始大规模用火器交战。因此,明朝的火器发展最快。什么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炮里炮,盏口炮,神炮,佛郎机炮,灭虏炮,神威大炮,飞碟炮,几百个品种。材料又分成铁炮,铜炮,木炮,竹炮。作用又有城寨攻守炮,野战炮,水上舰船炮等等。

  如果不是清军入关,明朝吏治太**,有可能中国热武器,就是在以后还继续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清朝入关后,努尔哈赤吃了火炮不小的亏,对火炮还是十分看重的。然而封关自守,以及自乾隆晚期的**,技术再次停顿不前。这一停,终于迎来了百年耻辱。

  实际上火炮的技术要求比王画想得到的那种步枪要求要低。

  不过对于现在技工来说,无疑还是要求小学生做大学数术题,十分困难。

  首先就是炮管,分煅造与打造,煅造最好,也就是人工打造,铁铜经百练,金属组织细密,强度高,韧性大,无炸膛之险,又可以用小炮发射大弹,搬运又十分方便。当然这种百炼成本同样更高。然而威力更大的火炮,还是必须用铸造技术的。王画授教了后来铁模铸炮法,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条件下最先进的铸造方法,压缩铸就时间,节约成本。

  但就是锻造与铸造工艺,对于现在唐朝技工来说,还是十分超前。

  接下来就是看膛,如果有一丝漏眼,就是废品。必须要光滑无比,这么长的炮筒,现在这种原始方法,不是很好观察。就是这一点,就难倒了大洋洲技术很长时间。

  然后齐口,这个好办一点,只是用极其笨重的方法,硬将口磨平。接下来就是镟膛,王画画了一张简易的镟床图,也就是镟刀上安车轮,以十字铁条绊紧,轮外安镟棍。可图是图,实物是实物,又是很长时间。这是使炮膛更加光滑的。最后是钻火门,火门位置极为重要。再次让技工摸底索了很长时间。

  但并没有结束,炮身各大小长短的比例一定要恰当。王画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比例的,这要反复的试验。安装炮耳的位置也要适当,耳若偏前,炮发时炮身后仰,耳若偏后,则炮头下覆。安置引门要得法,引门直大,火气透泄,发火必迟。偏前则后坐,引门若小,火气不足。炮膛受药处必须坚厚圆滑,所以另铸一生铁药膛,其引门就熟铁贯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