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交新局面 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纠缠了起来,到最后总算令米罗万诺夫退了一步,表示“失踪”的东岸货物,莫斯科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国库将各自赔偿两万卢布和一万卢布,另外位于莫斯科的东岸大使馆的地皮将只收三万卢布的优惠价,算起来大概是俄罗斯人不赔偿货物损失了,转而让东岸人免费用地皮建大使馆。

  至于说那些被强制入籍俄罗斯的东岸技工,米罗万诺夫同样显得很为难,不论蔡振国怎么请求或者威胁,都显得效果不佳。直到最后,米罗万诺夫才松口表示,在东岸有家人的东岸技工,也许可以令其自己决定是否返回,而在东岸没有家人且已在俄罗斯结婚成家的,就只能留在当地了。而且,他明确表示,他的这个仅仅算是“建议”,即他还需报经沙皇批准,因为这明显超过了他的权限。

  蔡振国想了想,觉得大概这也是俄罗斯人所能够接受的极限了。这个国家性格比较强硬,上下敏感而自尊,能给出上述条件确实已经让步不小,再纠缠下去也没意义,只能让谈判完全破裂,因此便同意了米罗万诺夫的解决方案,双方皆大欢喜,进入下一议题。

  下面谈到商业方面的问题时,气氛明显就轻松愉快多了。米罗万诺夫表示应加强两国间武器、军资贸易的份额,且东岸应出售一些相应的加工设备给俄罗斯,确保他们能够修理损坏的枪械、火炮、铠甲等物事,为此他们可以减少从荷兰人那里采购武器、军资的力度(其实现在荷兰人自用还犹嫌不足呢),转而从东岸寻求替代。

  蔡振国对这个议题原则上表示同意。以国内如今的军工业生产现状,因为少了联合省这么个大主顾,现在基本面临着开工不足的窘境,若不是靠着奥斯曼帝国的订单续命的话,这会差不多已经关闭三分之二以上的车间,转而生产其他低附加值的东西了。这会俄罗斯帝国愿意顶上来,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东岸两大军工企业又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毕竟俄罗斯帝国军队数量庞大,稍稍装备一些军团就够两个厂生产不少时间了,大概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他们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货款。

  要知道,俄罗斯提议加大东、俄贸易的基础,完全是建立在他们与英格兰、联合省贸易繁荣的基础上的。一旦这种贸易衰落,或者瑞典王国没有与法兰西王国正式结盟的话——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传闻瑞典军队已经有一部分部署到了与其交接的德意志邦国领地,为此勃兰登堡-普鲁士第一时间接收到了联合省大量的武器和资金援助,其国内有超过两万军队被动员起来,准备与瑞典人交战,一雪之前被吊打的耻辱——都可能导致俄罗斯人没有充足的贵金属来支付从东岸采购的商品或设备,而东岸对他们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