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致仕风波(二)(二更..._大唐第一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是陛下主导并下旨,也轮不到李存勖这个臣子来决定。”李青阳是坚定的皇帝派,所以没怎么思考就出来直接把矛头指向李存勖。

  “你说的倒是没错,朕不反对整顿吏治,但怎么整顿,得是朕说了算。只是朕有些好奇,司空图怎么突然主动请求致仕。你们几人有什么看法?”李柷好奇地看向另外几人。

  李柷的内阁在昨天确定的,分别是前中书舍人李青阳、侍御史杨赞图、礼部的礼部司郎中李愚、太古县县令归系、晋阳县丞冯道、四门助教王泽宏,一共六人。

  李青阳不用说,最早跟随李柷的人,天佑二年的进士,也是五人中年岁最大的;杨赞图是乾宁四年(897年)的状元,其兄杨赞禹刺史担任着大理寺卿,大顺元年(890年)的状元;李愚属于天复元年(901年)进士;归系是天佑二年(905年)状元;冯道是天佑二年(905年)进士;王泽宏是天佑二年(905年)明经。

  这六人的出身也不同,李青阳不说了,杨赞图是书香世家,李愚出自赵郡李氏西祖房,归系是归氏家族子弟,冯道和王泽宏都是出自寒门、甚至算是平民家庭。

  李青阳是自己报名的,杨赞图和冯道是张承业推荐的,李愚是韩偓推荐的,归系是名声在外,而王泽宏却是李柷钦点的。

  王泽宏在六人中出身最低,明经出身,而且职位也只是个八品官,但此人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写的一手小楷很漂亮和记忆很好。

  “陛下,臣以为司空尚书突然致仕定有原因,或许是被晋王逼迫,不得不致仕。”李愚恭敬说道。

  “被李存勖逼迫?”李柷有些疑惑。

  “陛下,臣或许知道一点。”冯道插话道,“近几日坊间有传闻,说是司空尚书年过七十还未致仕,是留恋权势,不愿乞骸骨。读书人对于名声最为看重,可能司空尚书不想晚节不保,这才被迫请求致仕。”

  “坊间传闻?”李柷眯了眯眼,淡淡道,“这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吧,否则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传出这些传言?”

  “陛下,很明显就是李存勖在背后策划,就是想逼迫司空尚书致仕。”李青阳坚定不移地分析道。

  李柷陷入了沉思,不明白李存勖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争刑部尚书一职?可对方手上有合适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吗?

  他不认为李存勖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难道只是为了推动整顿吏治?

  李柷想了半天没有头绪,但可以肯定,对方肯定还有后手,就是不知道这后手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他没有跟一众内阁学士商量这事,内阁初立,目的可是为了协助他处理朝政。

  至于把内阁变成类似于明朝那种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权力机构,还为时过早,总得给朝臣们一点适应的时间。

  杨赞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