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新时代_转生成东瀛妖怪大百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这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锐意改革的法令,开始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又通过积极引进西方科技术,引进缫丝、纺织这些轻工业,开始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日本开始学习西方教育模式,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只是看似繁荣的盛世背面,也隐藏着另一层的危机,那就是日本国内本身存在的社会矛盾,难以通过改革来解决,在进入资本主义的快车道后,虽然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内也诞生了新兴阶层,可是对旧势力清除并不彻底。

  经历过幕末战争和大政奉还之后的明治政府,本质上还是以天皇为代表的旧有的贵族阶层变身为华族后,依旧通过议会依旧掌握着政权,经济、军事改革的权利。

  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崛起后,很快就想获得更多的权利,而失去特权的下级武士们也不满意国家的变革,大量的社会因素相互影响,不断激化国内矛盾。这种国内矛盾不一定就是直接的经济问题,也是一种政治问题,然而本质上还是国家利益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转移矛盾的途径,这就是“堤内不足堤外补”,而对于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来说,最好的一个转移矛盾方式无疑是对外战争和扩张。

  早在明治维新初期,板垣退助、江藤新平、西乡隆盛等人就提出了征韩论,只是因为被大久保利通、山县有朋等人认为时机未成熟而受到反对。

  然而,日本当时的执政首脑也只是认为“时机不成熟”,并不是反对征韩论本身,这也说明日本国内对于对外扩张的动机始终存在。

  时值19世纪,殖民主义大行其道,各工业强国乐此不疲的攫取海外财富,占领新的领土,玩的是不亦乐乎。

  日本人看到欧美鬼畜在世界上攻城掠地,侵吞殖民东南亚各国,一方面心忧自己有可能遭遇不测,另一方面也眼馋于欧美鬼畜肆无忌惮,仗着国力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的行径。

  特别是随着岛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对外“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意图也就越发的明显,而这也是日本开始走歪落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征兆了。

  ……

  三十年后,明治的年号改为了大正,新天皇登基。日本在经历甲午之战击败了大清,又在日俄战争中胜出,国力愈发兴盛,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远东列强。

  通过战争获得了朝鲜和侵吞中国东北,取得了“南满”地区获得的资源,成为这个新兴帝国现代化的基础。

  对于民间来说,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这时的日本工业已经摆脱了轻工业阶段,海运、重工业、殖民地企业得到了显著发展。

  社会环境开始变得富裕,生活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