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五章 终归半部春秋_我娘子一心向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来借粮,自然好说,我们鲁国粮仓不少,仙长只要对我们说一句谶言,我们就送仙长一仓粮食,如何?”

  他们在这里接见苏城,最重要的,就是想要知道未来之事,并且试探一下苏城是否当真有那么厉害。

  “我这边有富国强民之策。”

  苏城伸手指着公输班,对鲁哀公说道:“我是想要凭借这些东西,来和鲁国交换的。”

  带着公输班到这里,就是为鲁哀公引荐公输班,让诸侯们知道工具的力量。

  “我们鲁国谋臣如云,年年丰收,自然丰泰,他若是想要官职,我们给他官职就是了,只是要借粮食,还是要仙长说些谶言才行。。”

  鲁哀公笑道。

  这一次苏城主动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是想要询问一下长寿之法,询问一下谶言之事。

  苏城看了看鲁哀公,叹了口气,看向了身边的孔丘。

  孔丘只是摇头,说道:“富国强兵之事,于民有益,而怪力乱神之事,于民无益……”

  鲁哀公却是不理孔丘。

  “既然如此,请问吧。”

  苏城见此,瞧着鲁哀公,说道。

  公输班在一旁,心中有些不满,原本他过来,是想要一展抱负,但是没想到鲁哀公对他这般轻慢,如此看来,就算是给他一个官职,那也不可能让他来舒展心中抱负了。

  “仙长既然知道未来之事,可知我鲁国能万世乎?”

  鲁哀公看向苏城,问出第一个问题。

  这也是鲁哀公最注重的问题,其实现在的鲁国和齐国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大臣们在专权,鲁哀公能说话的方面很少,因此他注重这个问题。

  “一团烈火自西来,烧尽曲阜尘与埃。”

  “匕其头者身不正,三四月时倒无声。”

  苏城淡淡说道。

  这是说楚考烈王灭鲁国,迁移顷公至莒县,鲁国一脉,三十四世而亡的事情。

  匕其头者身不正,这是古人对顷字的解释。

  鲁国的国都就在曲阜。

  苏城说到这曲阜被烧,让这满宫殿之人大惊失色,彼此相望,议论纷纷。

  鲁哀公更是心惊胆颤,问道:“我鲁国是亡于外敌之手?”

  原本他还想问能否万世,却没想到鲁国很快就要亡了。

  “当然。”

  苏城淡淡说道:“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可有什么能改变的方法?”

  鲁哀公颤声问道。

  “那是富国强兵之事,你问我做什么?”

  苏城淡淡说道。

  天下之事,虽然事有前征,但是小定小改,大定大移,根本就没有什么万世不改之事,只不过这世间有许多的【定数】,全都是上面的仙人论定的,如果不能干过这些仙人,那么定数就是定数。

  就像是封神之战的时候,如果通天教主一个人干翻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准提,那么封神之事就是另一个结果了,根本就不会说盖棺定论。

  “未来的天下雄主在谁?”

  鲁哀公出声问道。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无数化荒丘,终归半部春秋。”

  苏城淡淡说道。

  “春秋?”

  鲁哀公看向了孔丘,孔丘所编撰的书籍,就是《春秋》。

  孔丘却眯着眼睛,心中想道:这春秋二字各取一半,就是一个秦字,到了最后,会是秦朝一统天下。

  “仙长……”

  鲁哀公又看向苏城。

  “一句一粮仓,我对你说了八句,就取你鲁国八个粮仓的粮食便行,若要我再说,只怕你鲁国就要不安稳了。”

  苏城断然说道。

  虽然他只说了两段话,蕴含的信息及其有限,但是鲁哀公是按句付款,苏城就算是水了几句,那也是八句话。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