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刘辫子_敲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袖管,倚在前堂门口盯着我看,我摸了摸脸,打趣道:“我有韩静好看吗?”

  也就只有韩静能让进堂后越发八风不动的赵牧之稍微脸红,不过随即便恢复正常,他轻声道:“这些话还算中听。”

  “都是别人教的。”我耸耸肩。

  “哦?”他好奇道:“是谁?”

  “一个老家伙”,我指向前堂的太师椅,“原先坐在那里的老家伙,如果他还在,以你古板的性格,多半喜欢他胜过我。”

  他笑了笑说:“我看你就挺喜欢他。”

  我转身往回走,“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不爽”。

  风波过后没几天,我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论就被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以青宝斋为首的几家铺子从原本的与赵金斗眉来眼去直接变得名正言顺起来。一时间龙山阁当真如刘宝所言,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不过老何和赵牧之似乎要比我预想中的淡定的多,显然早已有所准备,按照他们的意思是大风起,还不一定鹿死谁手。

  不管外面如何风风雨雨,只要没事我都窝在后院的房间整理二爷留下来的资料,有一些不完整的信息虽然查起来费劲,不过好歹是个方向,总比一筹莫展强。

  而且让人可喜的是,上次我从日光站带回的那张照片有了眉目,老何在当年的一片老友口中记起了这人,他拍着额头和我说怎么把他忘了。

  照片上的人叫曹宗吾,本名曹延宗。

  这人很有故事,性格乖张,有着一身老辈身上都不具备的匪气和霸气,年轻时就脱离曹家。

  没错,这人也是曹家人,不知为何单独跑到新疆去当兵戍边,在那时候这也是一件挺轰动的大事,当时曹家还特意放出消息,在族谱上削了曹延宗的籍号,这家伙也硬气,直接改了名字,宗吾,只宗自己。

  尽管曹家势力很大,不过基于地理原因(我国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其实从西汉开始屯田戍边就有了,历经西域都护府,伊吾郡,支度营,到我们熟知的左宗棠赴西),直至五几年,政府创建了党政军企合一的建设兵团,所以那边的局势一直和中原地区有些割裂,简单说就是曹家的势力还影响不到那里。

  听老何讲到这,我心里多少有些明白,看来当初曹宗吾也不是瞎跑的,去那边显然是为了躲避曹家。

  曹宗吾去了新疆从军,便从此杳无音讯,在老何的印象中,似乎只听二爷年轻时提过一句,有在新疆见过此人。

  我问老何能不能查查曹宗吾,老何摇头说已经动用关系去查了,不过从新疆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只有四个字:查无此人。

  新疆,火车,曹家,曹宗吾,二爷,我爹,7号站台。

  曹宗吾为何断然出走,我虽然好奇但却已经没有精力去追查,我只关心当年在星星峡到底发生了什么。

  曹宗吾这条线索算是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