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大清龙脉_敲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周旋,满族的江山能否坐稳仍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他们并未将全部力量都留在关内,很大一部分,包括清朝国库钱粮,每年都会秘密的运送回长白山。当年元朝皇帝元顺帝在元朝灭亡后仍然能够全身而退,就是因为身后有内蒙古大草原这个依靠。清人以此为鉴,下令封锁长白山,将这个得天独厚的祖地当做自己的最后退路。

  不仅如此,清人还在长白山深处,龙脉所在之地修建了皇陵,将清朝皇帝的遗体也隐秘的送了回去。

  这段历史知道的人很少,当时秦汉堂的老师傅们也是考证了很多野史,其中最有利的证据就是“216年”的封禁,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因为当时正值咸丰帝统治,清王朝的统治力每况愈下,加上外国势力入侵,当时的清王朝已无力再继续当年的秘密族制,只能作废。

  同时这也和二姑还有小鱼的说法保持了一致,那就是曹家后来突然的北上,这个举动毫无理由,大概率与清朝在东北的根基有关。

  我把自己所知和猜想全都讲给了他们,大头听的津津有味,见我停下来,就催促道:“接着说啊,正兴头上呢。”

  我耸耸肩:“说完了。”

  “啊?”他指着下面的湖,道:“那这湖呢,你讲这么半天评书,可一句都没和这湖挨着边。”

  我喝了口水,喘了口气回道:“别急,好饭不怕晚,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这片湖就和咱们刚刚提到的龙脉有关。”

  我整理了一下条理,开始给他们讲道:“我刚刚有说到过‘过龙脉’吧,它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龙脉,可以说是一种‘伪龙脉’,王气不存,这条大龙直入大海,根本留不住,就像先前提到的那些短命王朝,紫微落,荧惑起,有王命却不长久。

  这种格局其实很难成型,一旦出现也及不易被人觉察,说实话,我也是根据我们已知的线索反推回来的,恐怕当局者根本不会发现。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也及为苛刻,龙脉原本是天生地孕,顺应造化所起,故有应命之人降生,这种人天生顺应天道,也就是王命,天子,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过龙脉’则不然,它并非是天地孕育,而是由于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

  说到这我停了下来,掏出笔在地图上的西南部大致勾勒出了一个范围,递给他们看:“能认出来吗?”

  大头他们凑过去看,纷纷摇头,汉生皱着眉似乎想到了什么,却也没说出来,我开口道:“这是古梁州大致范围。是我根据禹贡中的分界画出来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中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详细情况。

  我又在梁州境内画了辅助线几条线,最后交叉在地图上的一点,“这样呢?”

  “瓦屋山?”大头看向我尝试问道。

  “没错,就是这里,我们所在的瓦屋山。”我扔下笔,“实际就是古梁州海眼。”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