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惊人发现_敲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衣冠冢并不新鲜,在古代交通不便利,保鲜技术也不发达,一旦人死在外面,很难能将尸首及时下葬,古人事死如事生,这种情况下就会将死者生前的贴身衣服和一些心爱小玩意一同下葬。

  “这有东西。”领带在棺材尾部的一堆腐烂物中,勾起两个圆环,大头眼尖,一把捞了过去,在衣服上蹭了蹭,露出下面的玉质光泽。

  大头这下可乐了,刚进来就进账让他喜出望外,不由得兴奋道:“小伙子可以啊,孝敬哥哥了。”

  领带不买他账,说:“东西是我们龙山阁的。”

  “进门没几天,主人翁意识还挺强,行,龙山阁的企业文化没白给你灌输,别你们我们的,是咱们,我先保管着。”

  进了大头兜里的东西让他吐出来,比不让他“洗脚”还难。

  我懒得理他,因为棺内另一样东西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块牌子,就贴在棺材内壁上,我掏出匕首将牌子撬下来,吹去上面的污秽,是一块玉牌,大头说一起研究一下文学,我说别动,上面有字。

  我把手电交个小何照着,自己仔细擦干净,上面有一排小字。

  “这是啥鬼东西?”小何在一边看。

  我挑了一下眉,心想果然没错,先前在虫洞里看见的女子,身上的衣袍有些辽代风格,我还不确定,现在是百分之百确定了,因为玉牌上的文字,正是契丹文,这座陵墓修建的时间,应该就在辽前到辽中了。

  “这是契丹文。”我对小何解释。

  “这你也认识?”大头挤过来诧异道,说着伸手就要接过玉牌。

  我打掉他的手,接着灯光辨认下来,“契丹文有两种,一种是契丹大字,一种是契丹小字。

  因为契丹民族是少数民族,在建立王朝后,为了适应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当朝的耶律迭剌曾参照汉字创造了另一种文字,有契丹文风格,也有汉语的结构,相比原当时皇室的正统契丹文,这种新创建的文字就叫契丹小字。

  之所以后来辽灭金兴,女真字兴起后,契丹大字逐渐废除,小字却保留下来的原因也在这里,小字和汉字很像,就像简体和繁体一般,一些小字和汉字很类似,你看这几个字,应该是‘神母’,这两个是‘左伺三青鸟’。”

  “‘神母’,‘三青鸟’?”大头一脸摸不着头脑,我解释说:“神母应该指的就是西王母,当时海内昆仑的真实统治者,也是‘守门人’,至于左伺三青鸟,左伺应该是一种官职,类似观音的近寺,左右是红孩儿和龙女,这个三青鸟应该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玉牌背面就是普通的花饰,没有其他文字,我掂着手里的玉牌,猜测道:“这玉牌可能就是这口棺材主人的,这和我们前面的推论不谋而合,从这个墓穴的规格和排场来看,很可能就是西王母的墓,这间墓室是她的贴身是从的。”

  说罢,我看向门口,陵墓建于辽代,以辽代的风格来推断,继承唐代风格,这里是侧室的几率更大,应该离前室或是后室不远,相信很快就能掀开墓主人的神秘面纱。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