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火箭重锤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药室之后设置了一个额外的火箭发动机舱室,与前部的弹丸战斗部装药室之间并不相连并以弹体隔开。

  火箭发动机舱室设有底部防护板,用以防止较为脆弱的火箭发动机在使用常规发射药开炮出膛时,被高膛压的强力发射药损坏。

  该型炮弹弹丸在出膛之后会像寻常普通炮弹一样,继续借助炮膛发射药提供的发射动能在空气中惯性飞行。

  当炮膛内的发射药提供动能,在弹丸出膛飞出了足够远的距离,因飞行中与空气摩擦和地心引力作用而即将耗尽,逼近火炮的极限射程之时。

  装备于火箭发动机舱室内的延时引信会自动触发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运转,用于保护脆弱火箭发动机不受高膛压发射药损坏的弹丸底部防护板脱落。

  耗尽有限燃料之前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可以让发射药动能耗尽的150毫米弹丸沿着既有飞行轨迹继续向前飞行至多三公里的距离。从而在不改变火炮本身的基础上,通过配发给一线部队新炮弹的方式提高了火炮射程,极大节省了改进火炮的军费开支。

  但常言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挤占了本就不大弹丸内相当一部分容积的火箭发动机舱室,使得整个150毫米火箭增程炮弹在原有150毫米普通高爆榴弹的基础上,被迫缩小了三分之一的战斗部装药量,炮弹威力可以说大不如前。

  同时,由于这种尚属黑科技的装备是由德军先行开发并首次投入实战,并无经验可以借鉴和前例可寻。

  蒙着眼睛过河的德国人将这款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些过于先进的炮弹设计的复杂无比,精巧脆弱的火箭发动机即便是在炮弹不用时也需要小心仔细地储存呵护。

  缺少炮弹飞行稳定尾翼和制导模块的弹丸,也经常会出现火箭发动机推着弹丸像新年礼花弹一般直接飞到不知哪里去的尴尬情况。

  但不论怎么说,150毫米型火箭增程炮弹的研发与装备,终归让“天生手短”的德军炮兵第一次有了可以和苏军野战炮兵集团同台竞技过过招的本钱,射程被提高到了18.2公里的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算是勉强可以将苏军炮兵纳入打击范围。

  划着赤红色火箭发动机飞行尾焰的150毫米火箭增程高爆弹丸,犹如雨点一般在苏军炮兵阵地之上密集落下。

  原本计划着将己方炮兵阵地部署在了德军炮兵射程之外的苏军炮兵,可万万没有料到对面那些往日里一直连屁都不敢放的德军炮兵,这次会祭出新式秘密武器来还以颜色。

  原本因信心十足而随意堆放在各炮位就近位置以方便快速装填的后备炮弹箱,立刻变成了苏军炮兵们的死神催命符。被德军150毫米火箭增程高爆弹直接殉爆而导致的冲天大爆炸,只用了眨眼间的功夫便将大半个苏军炮兵阵地连成了一片浓烟与烈焰的死亡火海。

  整个后方师属炮兵团阵地上的大爆炸是如此地强烈,甚至于连位于前沿观察指挥所当中的师长顿斯科伊上校都因大地颤抖而站立不稳中几欲摔倒,被身边政委搭档在摔倒前强行扶正了身体的顿斯科伊上校立刻便强打镇定中开口下令。

  “快,打电话给加斯科夫那边,询问他的炮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