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捐粮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杨竹兰周书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成了,周尚书一直昏睡不醒,见周明云脸上愁容和眼底的青色,心里有数了。

  温鹤起身,“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了,我替爷爷祝愿周尚书能早日康复。”

  明云语气多了一点轻松,“借温公子吉言了,我相信爷爷会尽快康复的。”

  温鹤笑着点头离开,出了周府的大门,还望了望周府,撇了撇嘴,周家没了周尚书,日后可没底气和温家对上,语气里得意的很,“走,回府。”

  明云开了盒子,对过来的爹道:“送的都是瓷器和摆件,补身子的药一点没有,这是多不希望爷爷好?”

  周昌礼看着温家的礼物就烦,“收到库房,别让你爷爷看到。”

  明云笑着,“爹,爷爷不会不高兴的,爷爷一定高兴礼物的贵重。”

  昌礼的脸上也难得有了些笑容,“嗯。”

  周家村,姜缪听着姜丽的话,一刻钟后,姜缪道:“说完了?”

  姜丽说的口干,喝了两杯茶水润了润口,“我是真的为你好,你看现在缺粮,周家村又是数一数二的村子,你带头捐粮,你的名声好,周家村的名声也好不是。”

  姜缪,“这是县太爷的意思?”

  周家村因为她没卖粮,自然不缺粮食,十里八乡因今年粮食价格高卖粮的不少,现在市面上的粮不多,本来不缺粮的县也缺粮。

  周家村是县里的大户了,还有李家村,大舅母的娘家,李家村帮着外公管庄子,今年也没卖粮,她知道不少人盯着李家呢!

  姜丽脸色有些不自然,公爹为粮食发愁,相公几次提了周氏一族和李氏一族,两族都有不少的存粮,相公想让公爹另眼相看,她自然要想办法。

  她有自知之明,她可不敢去周氏一族劝说,他公爹只是个没有家族的县太爷,未来的前途有限,而周氏一族这几年秀才举人不少,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

  她的主意很好,只要说通姜缪,姜缪捐了,周氏一族自然会跟着捐粮,李家也不会落下。

  姜缪见姜丽迟迟没回话,闭了闭眼睛,这是将她当傻子?

  姜丽,“朝堂上的大人们都捐粮,你是尚书大人的外孙女不捐不好,我也是为了你好。”

  姜缪轻笑,“县太爷捐了多少?”

  姜丽僵住了,“你也知道我公爹没什么根基,这家底也不太厚实,只捐了十石。”

  姜缪无语,县太爷到底有没有家底真当她不知道,外公早就将县太爷查清楚了,她回家乡就告诉了她,这是自己不舍得捐粮食不好看,想从别的地方找粮食。

  粮食是一定要捐的,不能直接捐给县衙,姜缪打算等相公回来与相公一起去族长家商量。

  一转眼就是几日,太医才离开周府,几日的时间已经能让京城冷静下来,周书仁不是急症。

  昌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回京了,他一进府门就听管家说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一路跑回的后院。

  将管家和赵氏等都甩在了身后。

  昌义进来的时候,周书仁正坐着自己和自己下棋,昌义扑通跪下,周书仁听着都疼,“你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

  虽然屋子里有地暖,跪久了膝盖也受不了。

  昌义眼眶红红的,“爹,您生病儿子没在您身边尽孝,儿子不孝。”

  “多大的人了还哭,你也不怕孩子们笑话你,而且谁说你没尽孝,明瑞不是你儿子?”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