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6、出荣国府记37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老友,把贾琮和贾迎春的情况说了一遍,道贾琮想为其姐寻门好亲事,问一问老友可有这心思,先行试探一番。若是不愿,那就此作罢,上赶着不是做买卖,勉强嫁了也不会过得舒心的。

  在为贾迎春操心的时候,贾琮也不忘了自己的主业。一边兢兢业业地当差,一边把蜂窝煤成功地做出来了。本来他是自己找来匠人实验研制的,他觉得这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已经知道大致的方向,余下的,就是多试几次。但后来,他转念一想,还是拉来了在工部任郎中的张师兄。

  蜂窝煤做出来后,还可以跟着做适用的炉子,可以联络相熟的商人,建立起工坊,或者在现成的工坊里做起来,抢占市场,第一个尝鲜。这位张师兄在工部呆了很久了,根基深厚,不但可以调配得力的工匠,手上也有相应的资源和关系,也有自己需要关照的商家。而且,今年又是京察之年,而工部后年有位侍郎就要退休了,张师兄他需要亮眼的政绩来给自己增加竞争的砝码。

  师兄们都对自己这个小师弟一向照顾,贾琮一来心怀感激,二来他很清楚地知道,只凭感情维系的关系是不稳固的;而只有感情与利益相结合起来,才是牢不可破的。因此,在初见成效的时候,他就去请张师兄加入其中。

  张师兄听了贾琮的设想,又见到了半成品,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不起眼的小小煤球,会实打实地造福百姓,朝廷也会因此获得名声和利益。贾琮此举,无异就是把好处直接送到了他手里。他自然是满心感激,片刻也不耽搁,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工部的精干工匠果然水平不凡,远远胜过了贾琮请来的。他们废寝忘食地实验,琢磨出了最恰当的煤粉和黄泥的搭配比例,很快就成功地做出了很好用的蜂窝煤来。又顺势做出了煤炉,搭起了烟囱,以保证安全。多次实验之后,觉得已经很完善了,就以贾琮和张师兄的名义上报给朝廷。

  贾琮是想过的,自己现在只是二甲进士,羽翼未丰,古代又没有知识产权这东西。蜂窝煤又不是什么军用之物,保不了密的,还不如献给朝廷,朝廷总会给予回报的。他只想,观政结束后,能凭借这个功劳和观政时的好评,给找个好的地方外放出去。贾家已是夕阳晚照,应该没有多少年了。

  谁知,收获还不止于此。张师兄笑眯眯地告诉他,关系熟悉的商人从他那里事先得知了蜂窝煤的消息,判断这必将在民间普开来,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用蜂窝煤代替柴薪,于是抢先凑钱,买下了京城周围一口大煤矿。为表感激,也给了他们留了一些干股,日后他们每年都能够稳定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