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林家出继子39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羊毛还可以粘成线,我在蜀地曾见过用女子用两根竹针,”林明安比划了一下长度:“把麻捻成线,巧手编织出了可以贴身穿的衣裳,我想羊毛也可以这样。”说着,他寻来纸笔,大略画出了毛衣的式样:“穿在外衣里面,内衣外面,又合身又暖和。羊毛编织成的,不妨称为‘毛衣’。里面穿两件毛衣,外面再套上羊毛料子做的外衣,比起大毛衣裳和棉袄来,也差得不远了吧。关键是,它价钱便宜啊,寻常老百姓省一省,也能穿得起的。”

  忠顺王不禁心动,他有心想把这产业全部由内务府独占下来,充盈内库的收入,踌躇着如何和永嘉帝开口。

  林明安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劝道:“这市场会很大,内务府一家是吞不下去的。王爷若是这么做,会引来朝堂上的抨击,不如联合工部,一起分润。”—只有形成两家竞争的格局,他这个技术提供者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和收益。

  “这产业做大了,市场不仅仅局限在大庆朝境内,还可以大批地卖到海外去,甚至卖回草原,您信么?”林明安自信地笑道:“就凭他们做不出我们这么好的东西来。如果他们能做得出,咱们也可以比他们的价格更便宜!下官看着,那工坊里的纺织机是可以再改进一下的。”

  “这就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林明安继续卖安利道:“下官原籍姑苏,江南一带虽说是鱼米之乡,但地狭人稠,良田是有数的,但江南百姓的生活比起地广的北方来,还要好上不少,王爷可知为何?”

  “因为江南‘工’和‘商’兴盛,百姓们靠着这两样,就能过上丰足的生活,田地只是一个基本的保障。”

  “好,本王会把今日所见如实报给皇上的。”忠顺王满意今日的收获:“你说的有些道理,本王会和皇上商议,想个两全的法子来。若是能办成,你的好处是不会少的,本王觉着你定下的那套规章很实在。”

  他又好奇地询问:“你一个读书人,又非工坊里的匠人,如何会这些的?怎么看起来,你这个年轻进士,更像鲁班门下的弟子了?”

  林明安坦然回答:“下官在格物上有天分,这是天生如此,儿时就与道观主持很说得来,其实道家的很多炼丹制药的法子都包含着格物之道。以前为了科举,没那么多功夫,现在倒是可以专门研究了。我与王爷交待好了,就要去蜀地接母亲和妹妹了。”

  “等一等,本王派人给你打理好一路行程,再留两个人在你身边护卫着,不要有闪失。还有,”忠顺亲王大方地展示对林明安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