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3章 文人限制武人_乱明者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他们的职责。”

  “更过分的就像原蓟镇,昌平的守将,他们世代世受国恩,但他们不仅不满足于朝廷给予的俸禄和恩赏,还贪墨军饷,奴役军户,杀良冒功,走私火器,害国害民。这样的人,孤能相信他们可以守好大明的国门吗?”

  王锡爵等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来精神了。

  喷武将,这是大明的政治正确,皇太子终于觉醒了,终于看到这些粗鄙武人的害处了。

  王锡爵,王家屏等立刻回应道:“臣等有罪,不能为殿下分忧。武人粗鄙,自古使然。殿下英明睿智,深谋远虑,臣等为大明贺。”

  朱常洛听着众臣的回应,心里一阵冷笑。

  贺?有你们贺的时候。

  朱常洛继续表演。

  “世袭的武将,能力参差不齐,对大明的边防和长治久安,始终是一个隐患。孤有意重定大明军制,卿等以为如何?”

  王锡爵等拜道:“殿下英明,臣等支持殿下的想法。”

  朱常洛大喜道:“好,有卿等的忠心和支持,大明何愁不能中兴?孤能有卿等的辅弼,不仅是孤之福,也是大明之福,父皇之福。”

  “然军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明有军三百万,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一刀切,改变太祖成例,且不说孤能否有这个权力。”

  “一旦改革不慎,可能就会招致兵祸降临,使大明原来安定的太平盛景毁于一旦。所以,孤只能徐徐图之,慎之又慎。”

  “孤决意双规并行,卫所制有卫所制的好处,募兵制也有募兵制的好处。然,募兵制所募之兵,几乎都是大字不识一斗的粗鄙乡人。”

  “这些人固然忠勇可嘉,但他们始终无法成长为大明军中的中流砥柱。考虑到这些人的未来和大明安定的未来。

  “孤打算改武举授官之制度,在蓟县,天津卫设置军校,专募天下有志之士和军中有能之士,入学进修。学习儒家之忠义道德和兵家之军事策略。学成者,可入军为官。卿等以为如何?”

  王锡爵等听着皇太子的建议,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

  怎么要筹建军校呢?

  有这个必要吗?

  打仗不都是粗鄙之人才干的事情?需要专门学习吗?

  但是,转念又考虑到皇太子说“学成者,可入军为官”这句,他们的思路顿时就亮了。

  这岂不是又是一招限制武人做大的好棋吗?

  论教育手段,谁能赶上他们?

  指望那些粗鄙武人们去军校授课,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这个建议没理由不同意的。

  于是,王锡爵等拜道:“殿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接着,王锡爵又专门站出来,单独说道:“殿下,臣有一个建议。”

  朱常洛看着王锡爵,说道:“王先生直言即可。”

  王锡爵道:“谢殿下。”

  “臣以为军校者,虽为武事讲堂。然殿下也说,需要入军校者学习儒家经典,故而臣建议可照内书房旧例,诏翰林学士为军校学员讲忠义故事,使其明了忠孝大义。”

  朱常洛听着王锡爵的建议,他笑了。

  这个建议真是好的没边,本来朱常洛也就在想怎么在军校之中加强思想教育,结果,王锡爵立刻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果然,做官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他们想事情就是全面,就是有远见。

  朱常洛道:“王先生的建议很好,孤认为可行。军校筹建的事情,孤会交给内阁和军机处一同处理。内阁负责军校儒学教育,军机处负责兵家谋略。孤也会以直隶总督身份参与其中,以彰显朝廷信重。”

  王锡爵等听完朱常洛的话后,他们没有一点拒绝的理由,甚至还想着立刻将这所谓的军校筹建起来,并掌握自己手中,限制这些桀骜不驯的武人。

  可以说,此刻的他们已经看到了军校带来的巨大“好处”,已经迫不及待了。

  ————————————————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这几天都没月票了,,,好桑心啊!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