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5章 任人唯亲VS任人唯贤_乱明者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有侧重,有偏向,这都是在所难免的问题,即便是孔圣复生,三皇在世,他们也不可能放着自己身边的人不用,去用那些并不熟悉的人帮自己办事的。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很多时候不用过多的思考就会口嫌体直的做出选择。

  就像是大明历代以来的以来的太监乱政之象,难道皇帝们都傻吗?都不知道这些太监们包藏祸心吗?

  其实追根究底,皇帝用太监那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只有这些太监们才是最亲近于皇帝的,皇帝想要正常的行驶自己的皇权,要依靠就是这些人憎鬼厌的太监。

  没有这些太监们冲在前面当炮灰,生在深宫里的皇帝拿什么跟朝廷里那帮文臣们斗?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所以,用太监这种事情也都是为了维护权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作为皇帝这是没得选的。

  即便是朱常洛也无法免俗,很多重要的事情,见不得光的事情,朱常洛还是得依靠孙暹,魏忠贤等这帮太监们才能办成。

  如果把这些差事交给了前朝的文官们去办,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办好,就以这些事情的性质,朱常洛就等着被前朝的文官们喷死吧。

  所以,有时候的选择真的不是不想选好的,而是作为选择者根本就不清楚谁到底是好的,而唯一能判断的就是亲疏远近,靠近自己的,依附自己的,天然就会获得信任,这都再说难免的。

  这就好比原来历史时空的满清,他们信任汉人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他们是天然恐惧人数庞大的汉人群体的。

  所以,在朝野的治理架构之中满尚书的权力永远都要高于汉尚书,而且,关键的地方大吏和带兵边将也都是优先考虑满人的。

  即便是出现了个别汉人领军的情况出现,到最后肯定也是要卸磨杀驴的,就好比雍正时期的大将军年羹尧。

  他被处死并不是因为他那些所谓的作死表现,他被处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汉人,否则的话年羹尧肯定也会像乾隆事情的阿桂一样在几经浮沉之后,依然位极人臣。

  所以,有时候有些事的本质根本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亲疏!

  亲近的自然可以宽大处理,优厚对待。

  那些比较远的,自然也就不好意思了。

  所以,在明白了这样的心理后,朱常洛对朱由校的教育就和平常的皇子的教育不同了。

  朱常洛有意识的将朱由校放在了人数众多的学校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朱由校就会初步的建立起终于自己的势力,这些势力在他将来执政的时候也会给他一定帮助,不至于到了他想用人的时候找不到几个信得过。

  而且,朱常洛也有意识的培养起朱由校的大局观了,虽然他现在年岁还不大,但是,朱常洛还是会把一些朝廷上的奏折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