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 文艺片_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家伙就没有看得入眼的演员,进他的组都要按照他的意思狠狠打磨。”他们说。

  陶清风心中稍微有数,回头就开始研究准备。《山之彩》送来的剧本只是个框架,据说庄麦斯很多时候会现场加改。陶清风略略翻了一下剧本,意识到这个出演难度实在超乎他的预期。

  陶清风要饰演的,是一个从小在狼群里长大的少年,被大自然养育。没有接触过人类社会,开发出了兽性。有很多“它”的独角戏,大量意识流的片段,介于未开化和懵懂间对自然的认识,还有弱肉强食、饮毛茹血的天性……

  据庄麦斯的意思,既然一颗星星、一只蚂蚁的声音都要听见,那么狼孩心中的自然也要被放大——但这些意识流的东西怎么演?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人类式交互,观众如何能看懂他演的是什么……

  陶清风忽然又反应过来:他又不自觉地考虑:“观众怎么看懂”的问题了。毕竟他心底教化人心的夙愿,当然是要对方“解之”,可那是“沉重的世俗光环”“不是文艺片的责任”“星星死了就是意义”。陶清风沉吟良久,默然思索着。

  现在暑假还没到,陶清风觉得还是有必要为其他的“世俗光环”而高兴一下——视讯传媒付费频道因为《东归西渡》的新增订阅用户超过四百万人,达到了他们的年指标。非常高兴地继续给《东归西渡》投资方分成。陶清风如今账上已经有两亿三千万。他欣慰地拨通了交通厅负责人的电话。

  对方很吃惊这事还真有后文,他都快忘记了。如今高速网络修到了第二期,丛桂县的高速路后年会开通。海箕村的这条路并不是高速,只是一条出行通道。既然款项到位了,他对陶清风说,高速工程队都有工期,但他会帮忙牵线,找个闲的道路施工公司。

  “那座桥……”陶清风关心道。

  “建桥的技术是掌握的,就是实施起来要花些时间。”交通厅负责人道:“上次你说过这事情后,我就组织人去勘探了一下。悬崖距水面两百多米,横跨度六百米左右。适合钢桁梁斜拉桥,工期两至三年。”

  “一切拜托您了。”陶清风并不懂技术,在电话里感谢他。

  “我们才要感谢你。谢谢你回报社会。那条路修好后,叫做‘清风路’如何?”

  陶清风下意识推辞,但拗不过对方坚持,同时勾起了陶清风上辈子一个念头,最后终于答应了。

  上辈子,陶清风曾经设想过,待到老来致仕后归于田居,他要开一进“清风书院”,里面装满他搜罗的书。每日书院里会有郎朗的读书声传来。通往清风书院的路也要修得很平整,无论学生是走路或是骑马驾车,无论高低贵贱,都能自由方便地读书。

  燕澹生替他开了个“陶馆”,也算是变相帮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

  严澹听说后,笑了笑,“其实当初我有一瞬间真的想命名成‘清风书院’……但那太明显了。陶馆还能强行解释成孟子。”严澹吻了吻陶清风的唇,“真难过,上辈子不敢被别人知道。”

  陶清风那一瞬间心中一疼,抱着严澹道:“过几年演够戏了我就退出娱乐圈,那时候就公开好不好。”

  “无所谓了。”严澹笑着用手指点在他唇上,“你在这里我就心满意足。而且……’他得意斜后一瞥,漫不经心道:“也不缺秀恩爱的机会。”

  刚转进休息室准备找陶清风汇报的苏寻:……又被塞了一嘴狗粮,好撑。

  问清楚使用步骤和公示途径后,陶清风挑了个黄道吉日,把款项捐了出去。交通部在网上A省道路建设网上公示了这部分善款,并说明用途。告诉陶清风,奠基仪式和剪彩仪式上,都要请陶清风出席。还以政府的名义:正式登了一封感谢信发在A省日报上。

  ——感谢陶清风先生,捐款两亿一千万,资助丛桂县的海箕村修路。该村地理位置偏僻,常年以索道进出,这是山村第一条正式通往外界的道路。落款为A省人民政府。

  消息传出后,先不论海箕村村民,与陶清风粉黑的心情,全国最有名的娱乐圈慈善募捐节,立刻发函邀请陶清风,作为他们今年的形象大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