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八十三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

  整个长城就如同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才得以从与游牧部落永无停止的拉锯战中摆脱了出来,得以全力在中原争霸。

  冒顿就在长城下啃到了块硬骨头,原本他以为匈奴倾力一击下,长城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城墙而已,轻松便可突破,却不料在高高的城墙下饱受苦果,五十万大军滞留在关外不得而入。

  其实这也不能怪冒顿,他出生之时匈奴已经在赵秦两国的连番打击下一路北迁,始皇帝虽然修长城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能将主力的精锐部队调回中原听用。可是秦国当时已经统一了全国,各国的反抗势力也基本平定,四周除了北边的匈奴东胡外也没有什么强大的威胁。

  所以三十万精锐的北军就常驻在北地,用来持续对匈奴和东胡的打击。在这种秦国空前强大的局面下,匈奴人连南下牧马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越过城池袭扰内地。

  到了后来秦国北军主力在钜鹿之战消耗殆尽,逃回北地的王泾为了回缩兵力便将长城沿线的驻军悉数调回。所以匈奴南下入侵一路都是兵不血刃的突破长城防线,并未见识到长城的难以攻克,自然对它生起了轻视之心,这才有了今天的灰头土脸。

  冒顿挖空死心思数次用计想要偷袭,甚至佯败想要诱秦军出城,可田市却丝毫不为所动,仍然中规中矩的按部就班,对冒顿的袭击诱扰丝毫不给于理会。冒顿无奈之下只好兵围萧关,令归顺的司马欣和董翳二部五万余人为先锋,让有攻城经验的他们主导攻城,同时下令俘获的中原工匠昼夜不停打造攻城器械,想靠强攻拿下萧关。

  匈奴在长城下碰壁,这对咸阳来说无疑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一直担心匈奴势大秦军有可能抵挡不住的人也终于放下了心来。秦国上下仍然保持着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并没有因为边关的战事而惶恐不安。

  为了在战时有效的控制战略资源,韩信已经下令战时战马、兵器、盐铁、粮食等物资禁止民间私自买卖,而改为由官府统一出售。朝廷实行的也是内紧外松的政策,粮草兵械源源不断的通过直道从咸阳调往上郡和北地郡,关中的军队也调动频繁。

  为了应对意外事件,上郡和北地郡靠近长城的秦人被强行迁回了关中,改有当地驻军驻入。上郡的治所肤施城和北地郡的治所义渠城等地已经实行了宵禁,严查外地人以防止有匈奴的奸细混入。

  虽然秦国目前形势占优,可韩信却丝毫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