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四十三章 齐地(三)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了无生趣的,却意外的在经营家族的生意上重新找到了兴趣。就连陶宛也没想到,上官芷水居然是个罕见的经商天才,在她井然有序打理之下,已经在走下坡路的陶家重新焕发出了朝气。

  她思维敏锐,擅长把握商机,当初始皇帝大兴徭役时她就察觉到天下已有不稳的趋势,于是在丰年大量的收入粮食囤积。果然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后,天下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陶家仅靠卖粮一事就将十几年的盈缺全部补上。

  上官芷水聪明就聪明在她并不贪心,战乱之中并不缺乏投机倒把、囤积取奇者,但大多数的商人都是拼命的哄抬物价,只盼能挣的越多越好。但他们显然忽略了百姓们的忍受力,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很肯能会直接激起民变,到时候别说挣钱了,能不能保命都成了问题。

  上官芷水只是将粮价控制在往年的二倍,这能让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粮食,虽然吃的少了些,但也不至于饿死。一方面大肆从南方没有被战乱波及的吴越之地收购粮食,不断补充库存;另一方面不断开粥铺接济着流民,为陶家博得了良好的名声。

  这些举动不但让陶家日进斗金,同时也为陶家博得了好名声,这才深得齐人的拥护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

  这大概就是商人的最高境界,不但能让你心甘情愿的从口袋里掏钱给他,还能让你心怀感激。陶朱公所创的“商道”,他的子孙并没有完整的继承,倒是在一个儿媳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但不管上官芷水多么的聪敏,她始终只是个商人而已。商人擅长的只是经商,即便是再成功了,也只是个商人而已。一旦与当权者走到了对立面,纵使他再怎么富可敌国,在大军也之前也只能粉身碎骨。当年的卫国大商贾吕不韦正是深晓这点,所以才舍商入政,以“奇货可居”的手段掌握了秦国朝政十三年之久。

  可惜上官芷水不是吕不韦,她也做不成吕不韦。她没有政治头脑,也不懂得的像临淄邹家那样和当权者亲近。她只是一门心思的想要通过商业运作保持着陶家在商业上的霸主地位,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广施恩惠,就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存。

  刘邦残忍的手段让她从梦中惊醒了过来,她这才明白,一个真正能屹立百年不倒的家族,必须要与当权者保持着相当紧密的关系。陶家的祖师爷陶朱公范蠡正是深晓此道,所以告诫后世子孙与齐国王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背后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支持。

  上官芷水带着幼子从即墨城中逃出来后,她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她想复仇,为陶宛报仇,为她陶家枉死的三百多条人命找回个公道。如今天底下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的,只有两个人而已,一个是西楚霸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