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百四十四章 齐地(四)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芷水,开口说道;“继续说。”

  上官芷水点了点头,顿了顿又说道;“其实天下商机何其多,只不是是道路所阻物质不得运转而已,比如巴蜀的锦帛,一匹成本不过五十钱,辗转卖到齐国标价千钱尚有数不尽的人哄抢。如果上将军重新平定了天下,那必然安抚天下黎明百姓,如果什么东西都要由官府经手,不但耗费居多,而且收效显微,倒不如托给商贾运转。”

  她见韩信低着头,脸色露出思索的设色,便猜到这些话已经说入到了他的心中。忽然脑中一热,鼓起了勇气说道;“上将军,其实秦国的国策中有许多不妥的地方,并不适合治理天下。”

  “哦?”韩信微微吃惊,抬起头来看着上官芷水,倒也没生气,只是问道;“愿闻其详。”

  上官芷水见韩信神色并没有什么异常,这才长舒了口气,放下心来,娓娓道;“秦国立国的根本是商君的耕战之法,所行的国策也是法家之术,这些用于战事争霸确实再适合不过了,所以关东六国才会被秦国相继所灭。但这套重农轻商的理念用来治理天下显然就行不通了。”

  “韩非子中把商贾贬为五蠹之一,认为我们不事生产,只是靠着囤积货物投机取巧来谋取农民的利益,所以秦国也对商贾多加禁令和打击。其实这本质上就是荒谬之说,商人所逐的不过是‘利’耳,何为‘利’,就是那你不需要的,去换取别人不需要的但你需要的东西。商人重充当的不过是媒介的作用而已。如果没有商贾,那何来民安思乐之说?”

  “当年始皇帝广修驿道,本可用来加强各地商贾的交流,但始皇帝不但不同意,反而严加打击。秦国统一了十三年,国家非但没有国力增长,反而一直再走倒退,府库中入不敷出。秦国治国过度依赖官府的强制性,而忽略了商场上的自主性。秦国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巴蜀府库中的粮草堆积如山,但河北却在闹饥荒,官府调运的效率极其低下,一路上层层盘剥克扣的也十分严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有商贾,那完全不会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秦国那套耕战的思维不再和时宜了,对商贾应该开放禁令,让他们自由来往。也不必在歧视商人,应该对一些贡献很大的商人授予荣勋。”

  韩信到没想到上官芷水竟然会有如此不凡的见识,忍不住对他刮目相看。细细的思索了一番她的话,颇有几分道理,秦国确实重农轻商的风气太严重了,必须从根子里改变。

  见韩信沉吟了半响没有说话,上官芷水不禁有些焦急的催道;“不知上将军对我的意见有何看法。”

  “不错,我很有兴趣。”韩信点了点头,微笑的看着上官芷水道;“这是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觉得我会选择陶家。换句话说,以你我现在的交情和我对陶家的了解不深,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们的诚意?”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