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百四十八章 齐地(八)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也不再提处罚他的事情了。

  几名亲兵扛着在塌上哼哼着的蒙石出了营帐,却迎头碰上正要进来的上官芷水。上官芷水见一人躺在塌上后背鱼片血肉模糊,顿时吓了一大跳。又看清是韩信麾下的大将蒙石,不由心生不解,正要开口问道,却见蒙石催促着亲兵逃一般的撤走了。

  韩信见上官芷水来了,便笑着迎了上去,说道;“事情如何了。”

  上官芷水点了点头,面色如水的细声说道;“按照上将军你的安排,我已经联系上了胶东和琅琊二郡中陶家所能调配的人,皆承诺一旦墨家之人举事,我们就云集响应。”

  按照韩信的计划,河北的秦军主力留下一部守卫河北和防御项羽外,剩下的十三大军全部渡河功齐。但刘邦手中可用之兵不低于三十万,又是本土作战,占尽了地利,韩信若是想以劣势兵力取胜,委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韩信才想在正面吸引汉军的全部注意力,却通过各种手段点燃起齐国腹地在刘邦的反抗,让秦军能够轻易的收取齐地,原本韩信是想靠墨家起事,但墨家却有个致命的不足,那就是在上层的根基太浅。

  墨家初期的时候也曾有大批的上层士大夫被其学术主张吸引加入其中,但墨家却有个十分苛刻不近人情的规条,要求在各国从政的士大夫必须将全部的财产收入供奉墨家。要知道这些士大夫们许多都是继承了家财万贯,哪里舍得把这钱平白无故的交给别人。所以墨家高层人士才会大量的流失,逐渐成为了劳苦大众们所相望的学说。

  若是仅靠着墨家起事,将会十分被动,仅靠着投诚的兵士和墨家的墨者们,韩信实在放心不下。如今却有陶家主动送上门来,韩信正好求之不得。

  陶家在齐地经营数百年,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又岂不是刘邦一日内就连根拔起的。陶家以商贾立家,即使经商,自然要打通各处官府,每一处地方都要有他们可以信赖之人,这些人或许官职低微,大多名不见经传,但都真真切切是紧要之职。有了他们的配合,墨家起事必然事半功倍。

  而上官芷水此次所办之事,正是为秦军积极奔走。韩信点了点头,有细细的问了许多细节,上官芷水皆是一一回答。

  “上将军,刚刚那……”上官芷水忍了半天,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眼睛瞟向营外问道,显然是在问蒙石之事。

  她和蒙石虽然不熟,但也说过几次话,知道这个年轻的将军是韩信的心腹爱将,见他受罚这才心生疑惑。

  韩信淡淡的活到;“没什么,他违反了军令,这只不过是对他的小小惩戒而已。”

  “哦。”上官芷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却识趣的没有继续追问。

  韩信见她表情有些古怪,不由笑道;“怎么,不会把我们的上官小姐吓到了吧,你心里肯定想我怎么如此心狠手辣。”

  上官芷水微微一笑,道:“上将军说笑了,这是驭下之术,民女虽然并不精通,但也略知一二。我只是觉得奇怪,蒙少将军平时与你那么亲近,竟然会受如此惩罚。”

  韩信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我这人有个习惯,私交归私交,公事归公事,我不喜欢混为一团。私底下和他们称兄道弟都没什么,但在公事上是非功过都要清清楚楚。”

  上官芷水心中凛然,她听出了韩信的话中所指,意思也是在告诫她今后行事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要将国事与家事混为一团。

  当下屈身微微一福,“上将军还请放心,我心中自然明白。”

  PS:呵呵,实在好奇,不知道哪位大侠这么有毅力,每天固定给我五张黑票,貌似江南一向很低调,没得罪过人吧。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