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定陶之战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流水。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刘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软肋,论文官,他有萧何和陈平,论武将,他有樊哙、夏侯婴和周勃,彭越也对他马首是瞻,所以刘邦的阵容也相当可观。可是他却到处碰一鼻子灰,因为他只是出身草芥,不像项梁和项羽那样出身名门世家,一呼百应、英雄群集。

  这是他最致命的软肋,他没有名气。那些所谓的赤帝之子糊弄糊弄村夫愚民还可以,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此嗤之以鼻。所以刘邦才有些郁闷,只好带着部下来投奔项梁大军,因为整个楚地都是项梁的地盘了,若不跟项梁混,那只有被他消灭的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就在投奔项梁的路上,刘邦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张良。

  陈胜起兵后,张良也在韩地拉起了一支队伍响应起事,却被秦兵打的落花流水,狼狈的南逃中原。张良是个智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那种智将,可他却并不擅长领兵上阵。他适合做的是那种坐在营帐中,掐指一算,然后指挥了猛将去砸场子的那种。

  所以他失败了,而且还碰到了同样失败的刘邦。刘邦手下虽然不缺人才,可却非常缺少个军师。萧何、陈平搞搞文职后勤还可以,可战略思维上就跟不上脚步了,张良的出现让刘邦看到了希望,便加倍的热情的去结交张良。刘邦最大的才能,就是善于结交天下豪杰,善于收买人心,张良也不例外,很快就和他相交莫逆,彼此之间视为知己。

  项梁定都彭城后,大肆封赏来投奔他的诸侯豪杰,连刘邦的小弟彭越都被封为将军,可刘邦却是唯一没得到封赏的人。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项梁不喜欢他。在他眼里刘邦不伦不类,既非名门之后,也非豪杰之士,文官不是文官,武将不像武将,到更像是个满口大话的市井无赖。而且他还从刘邦身上看到了野心,那颗不安分的心时刻幻想着飞黄腾达位居人首。这让项梁很不舒服,因为他就是这种人。

  虽然刘邦看出了项梁对他不喜,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的样子,人前人后仍然是毕恭毕敬,一副谦卑恭顺的样子。这就是项梁和刘邦的差别,项梁有观人之能,却没有容人之量,刘邦却不然,他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他在蛰伏,在等待机会。

  而机会很快就来了。

  章邯在数败之后退到了濮阳,召集了部将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来援,重新整顿了兵马,迎战尾随西来的项梁大军。

  项梁大军士气正旺,章邯便避其锋芒,数战皆退,以此麻痹项梁。同时下令李由率军向淮北挺进,攻击项梁的大本营,以此分散项梁的兵力。

  项梁果然上当。一连七战皆大胜,项梁已渐生骄纵心里,认为秦军也不过如此。在收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