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_周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实中的问题,可构想终归是构想,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是难以照入现实的。

  唯有自下而上的变法,方可长久,作为统治者,不应该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纵使你的初衷为的是全天下,也是难以成功的。

  身为统治者要做的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是要懂得因势利导,随着人们习惯、行为的变化而做出政策上的改变,故而王子一定要将目光看得更加长远,可不要像那些贵族一样,鼠目寸光。

  不出三年,这里的农税,比起上商税,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而到时他们将会追悔莫及。”

  这一番话下来,王子槐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全然明白过来,不禁拱手道:“多谢周客卿赐教,槐受益匪浅。”

  其实他要比姬定大了差不多十岁,但是二人关系,却是如师徒一般,这一切皆因姬定的自信,不管是跟谁交谈,他都充满着自信,不会因为年纪、身份而表现出矮人一等。

  久而久之,人们就忽略了他的年纪。

  回到岸上,姬定又向王子槐道:“方才我们行过的地方,都需要划出来,由朝廷直接管辖。”

  王子槐点点头道:“我亲自吩咐人去安排的。”

  姬定颔首道:“有劳了。”

  王子槐也不甘于就在旁边瞅着,方才姬定的一番言论,点燃了他心中的激情,他也想参与其中,于是自告奋勇的将这些活都给揽了下来。

  姬定也由着他,毕竟大家都知道,楚威王就是想借此锻炼王子槐。

  王子槐走后,姬定又与子让沿河边一边交谈着,一边欣赏着这里的风光。

  “你应该没有这般好心,要为楚国培养出一位圣贤之君来。”子让似笑非笑道。

  姬定呵呵道:“那老先生真得误会我了,记得在卫国的时候,我对卫侯建议,比对王子槐的建议可是多多了。

  然而,卫侯并未完全听从,原因就在于他最在乎的是他的权力,如果他当时选择除掉绁错、擎薄等人,卫国也不会被郑国取代。”

  子让偏头看向他,问道:“那你与他们有何区别?”

  姬定沉吟少许,道:“也许我与他们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我更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吧。”

  子让抚须哈哈笑道:“论自吹自擂,可真是无人出周先生之右者啊。”

  话说至此,他稍稍一顿,又道:“可真要论聪明才智,只怕也少有人能够与你匹敌。其实在你告知老夫,你的计划之后,老夫心中就一直有一个问题,始终参悟不透。”

  姬定问道:“什么问题?”

  子让道:“就是如何将工技之学与治国之道结合起来,要知道工技之学只是墨学中其中的一门学问,墨学中有专门的治国之道,也就是非攻、兼爱、尚贤,但是这些,你又统统不用。

  而楚王的态度其实也说明,这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