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九章 历史长河中的扬州十日_帝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有信心能够在扬州这个酒楼遍地的地方打开局面。

  剩下的曹奕就是去各个青楼找当红头牌洽谈花语香皂合作的事宜,顺便带着鱼幼薇去观看各种表演,买下一些优质的苗子来教导和培养,相对来说也是非常轻松的。

  炎朝雍熙十一年农历二月初八,载着曹奕一

  行人和悯月、怜星两位姑娘的商船,终于抵达了扬州。原本是前一天晚上若连夜行驶,便也能在子时之前到得扬州,不过曹奕想着凌晨时分真到了扬州,他们这些人也临时不好安排住的地方,而且船上的货物也不好搬运,索性就当天晚上停泊了一晚,到得初八的上午,方才进入扬州地界,商船缓缓驶入了扬州城。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这句诗可以说是完美的阐明了扬州的地理位置,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自古以来就是江淮之大邑,历史雄郡。自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就在蜀岗之上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扬州始立于邗城,兴盛于汉,繁盛于隋唐,极盛于大炎。

  隋炀帝杨广开凿了历史上这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原境内东西方向的五大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可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而扬州正好就是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故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雅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让扬州迎来了一泻千里的繁荣。在唐朝是甚至有“扬一益二”的显赫,当时说过天下之盛,扬州第一,益州次之,益州也就是现如今的蜀地,本身天府之国就物资丰盛,举一蜀之地都不如扬州一郡,由此就可以知道扬州城的繁华。

  纵观扬州历史,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灿若星汉,盛况空前。像曹奕之前改编的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以孤篇盖全唐之势影响着一代诗坛。既有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辉煌;殷芸“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繁荣;也有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浪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朱帘总不如”的风光,还有李白“故人西池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荣耀……

  不管是诗仙李太白的烟花三月之讴歌,还是樊川先生的春风十里之咏叹,丽句清词无不传颂千古的同时,也让扬州的大名一次又一次的名扬天下。

  这也让初临扬州的曹奕等人对这个城市好奇不已,哪怕就是上一世的曹奕,也没有来过扬州,对于扬州最大的认知还是“扬州瘦马”和“扬州十日”这两个并不太美好的印象。前者自不需要再说,但是后者,却让曹奕对于扬州这座城市的感官大为改变,从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