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五计划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科研能力,让西北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技改变一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主流。

  西北从一开始,在最初财政不宽裕的时代,就着力于投入到教育上面,从小抓起,从小学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扫盲,从1908年进入到学校的孩子们,是幸运的,特别是前三批,几乎没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以前只有地主家的孩子,只有大城市的孩子,才享受教育的权利,在知识分子没有变成臭老九,没有被打到的情况之下,在文化人还是受到尊敬的情况之下。

  特别是知识在西北的版图之中,直接跟工资,跟金钱挂钩的前提之下,学生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面,尽量的减少时间,尽可能的成才,那些七八十,十来岁的孩子,几乎是拼命来追回曾经失去的时间,在一系列的努力之下的,不少人提前3年,4年毕业,6年的时间之中,最早的那一批学生,早已经进入到了不同的领域之中,真正留在学校之中,还学习和研究的是少数,但是杨元钊却很清楚,只有这少部分人,才是未来的脊梁。

  毕竟,科学家,天赋是一方面,积累也同样是,第一批之中,那些好容易获得了这个的机会,全力以赴的投入的,更多的是选择今早的工作,他们之中,或许有的真正有天赋的,但是缺少了足够的累积,就让他们失去了更进一步的能力。

  这一点,即便是杨元钊也无法改变的,一来,西北的用工荒,从来都没有减少过,从西北建设工业区开始,虽然集中了全国7成以上的人员,基础的人手不缺,高层次的一直都非常的缺乏,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经过了3-4年系统的学习,改变了知识结构,然后计入到专业的技工学校之中学习,出来就是最少4级以上技工,而写这些技工的未来的水平也非常高,大部分可以达到五级,少部分甚至可以达到六七级,甚至8级。

  8级是依靠天赋的,可是必要的只是,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要有,跟传统的,凭借着天赋和勤学苦练,依靠手感成为的8技工,通过系统学习,更年轻,更有经验的这些工人,未来的高度和应用的广度则会更大。

  6年了,后世小学毕业,也该考大学了,6年的时间之中,西北从量变开始,逐步逐步的在酝酿质变,庞大的技工队伍,完善的再教育的渠道,西北的变化日新月异的。

  此时西北政府,正在做着一项调查摸清楚目前西北的底子,在一个更高标准上面,制定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

  工业总量上来说,西北已经足够了,现在缺乏的是潜移默化的沉淀,所以西北不惜以参加战争的危险,向德国输送了200万的民工,未来的3年时间之中,每半年会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