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错误的选择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党擅长的,就是嘴上的功夫,这一点无论前世今生,都是证明过的,孙大炮,之所以叫孙大炮,就是在民国时期,提出了10万英里的铁路建设计划,他不是杨元钊,没有一体机和庞大的钢铁联合体,这玩意只是一个号召人员口号而已。

  史实上面,孙中山宣布这个10年10万英里的铁路计划,不过是去全国各地四处考察一番,他的考察更像是旅游,考察而得出的计划更是搞笑。经过满清那么多年摧残而孱弱之极的中国,连发薪水都需要借款,工业基础更是低的可怜,怎么去搞?孙大炮的一本正经刊登在《建国方略》中的铁路规划简直令人叹为观止!那张十万英里铁路规划图是孙中山查阅铁路工程资料考察既有铁路沿线之后亲手绘制的草图,只要任何有一点地理和交通扯的人都规划不出孙中山的那个铁路建设伟业,以后世的工程技术也无法实现他的宏伟蓝图!

  因为那张规划图与其说是铁路规划,还不如说是各大中城市之间的连线游戏更要命的是,不管两座城市之间是崇山峻岭荒原大漠,还是长江大河丛林沼泽,孙中山一概无视,直接以线段连接,仿佛是在证明他学过平面几何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相信施工人员看到那么多笔直线路,上吊投河的心思都有了!

  这个时代,由于西北的出现,袁世凯没有上位,孙大炮也老老实实的在南方,控制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没有机会走上全国铁路总办的位置上,可骨子里面。放大炮,自视极高的毛病,依然没有改观,他们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把西北看的太低了。

  日本人当然知道,这样的全体总动员。战争的爆发就没有突然性了,这不利于攻击和扩大战果,可是日本公使和军事指挥官天然的认为的,那些节点城市,又不是什么雄城,只是一个交通节点,四通八达的,多是建设在平原地带,以日本人的实力。一个冲锋应该能够拿下,再加上革命党的摇旗呐喊,不存在任何万一的可能。

  西北情报局,对于南方和北方的渗透,已经做了好几年,特别是庞大的资金投入之下,众多的人员,可以把最底层的事情给的弄得清楚。即便是中枢,除非是最核心的一部分人的会议。其他的如同筛子一样。

  日本人跟革命党的前面几天的会议,因为是最高层,也没有向外宣扬,故而西北不知道,高层的革命党,还是比较坚定的。毕竟能够成为一方的领袖,何苦过来给西北做小,不是每个人都有袁世凯那样激流勇进的勇气的。

  革命党把命令下达了之后,几乎是最短的时间之中,西北就知道了。几乎是几个节点。同时的得到了情报,然后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了西北,革命党准备的一切,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