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工人抵达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强大,这一次招募来的只有150个人,看起来人数不多,可是每一个都是水泥厂的要害部门,150个人之中,水泥相关的行业的,最少有120个,其中还有40个是直接从启新还有其他的一些洋灰场招募的一线工人,勉强可以形成一个班组来工作。

  除了40个从启新招募的工人之外,还有30个,是从其他的工厂之中招募的,也大多数是洋灰场,启新是中国最大的洋灰场不假,可是在租界,还有不少外国人直接兴建的水泥厂,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一半是因为租界,还有一小半就是水泥等的使用和电力的使用,用水泥修筑建筑,快捷且坚固,是上海能够繁华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从原料的粉碎,磨制,一直到水泥的控zhì成型,基本上,大多数的基数人才都有了,其中,甚至还有10个被工厂称之为大师傅的工人,这些可以说是工厂的定海神针。

  旧时代的中国工厂,没有所谓的技工和技师,可是大师傅,算的上工厂之中大工或者是技工,在工厂之中的重要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一个工厂,哪怕是机qì什么的,都没有多少变化,少了几个大师傅的,几乎会毁掉工厂大半的产能。

  杨元钊仔细的看着这些大师傅的介绍,这也是150个工人之中的精华人物,每一个大师傅都有独到的绝活,有些在杨元钊看来不值一提,是一些从生产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熟能生巧的,这些都可以用机qì来解决或者避免,这些大师傅是初期有用,一旦工厂的机qì完善了,运转灵活了,他们也就是一个熟练工人。可是有些,却是让他惊叹的,比如杨元钊正在看的这一位,主要操纵高炉的,他能够从炉内水泥的形态,判断出大致的温度,保证水泥烧制的效率,一般他所监工的高炉,水泥的质量都比平常的要好。

  水泥也好,钢铁也罢,温度是关键,不达到一定的温度,很多的杂质炼化不出来,或多或少的,就会影响到水泥或者钢铁的质量,这里面的温度基数,一向是工业生产的关键。这个时代的科技,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的程dù,高温情况下的温度精确计量,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这个时代,100度以下的温度计早已经出现了,可是400度以上的温度计,就根本没有,一来是材料方面,很少有承受住400度以上高温的材料,高温材料的突破,一直到二战之后,才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二来,大部分的研究者,对于高温反应和温度计量,还处于初级的研究阶段。

  这种工业化的高温温度计,杨元钊这边也没有,甚至还没有什么头绪,这个大师傅的出现,让他对于水泥温度控zhì这方面,几乎是可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