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第二轮测试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西北专门成立了类似的部门,进行一些前期的基数储备,不顾距离出成果,还早的很呢?

  20公里是光学的几乎极限,倒不是不能想办法,只要测试出几个变量,用多角度,多线程,最终判断出位置,方位,大体速度,还有其他的众多影响,因为计算能力的充沛,甚至连空气阻力,这种在以往的测距之中,根本就不会去计算的东西,也都加入进去了,计算机辅助瞄准系统,是最精准也是是最快的。

  第一炮,不过是一个尝试,可是当第二炮,第三炮,炮弹逐步的集中的,没有开启蛇形机动的前提下,也都覆盖到了重廵,按照第二轮第三轮的测距来说,最少有3发大口径的炮弹,打中了它,第四轮第五轮,更是全部集中到战舰的附近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这是真正的实战来说,这一艘船已经被击沉了。

  这是在20公里开外,这个距离,对于任何一艘战舰而言,都是测距和实验,能够打中的,几乎是走了狗屎运了,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带有普适性的话,会如何,哪怕对这个瞄准系统的强大有些了解舍尔,也不由大吃一惊。

  5轮打中了3炮,即便在之前德国的射程6公里的时候,这样的命中率也是精锐的炮手能够打出来,当然了,舍尔更想看的是,后面的5轮,后面的时候,重廵已经开启了速度,当速度高起来的时候,搞了蛇形机动,这个瞄准系统会如何。

  因为要计算,再加上继续下去,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用电报发给战列舰,演习暂时停止一下,然后等几分钟之后,观察员把比较精确的弹点情况,汇总起来,拿到舍尔的身边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共的20轮的测试,只持续了不到16分钟的时间,4分钟5次齐射的数据非常的惊人,也就是说,瞄准和调整,没有耽误炮手们多少时间的,炮手们按照瞄准指挥系统的描述,只要在短时间打出炮弹就好了,这可不是普通强度射击密度。

  如果是乱打,是测试火炮的极限射速,这样可以,这完全不是乱打,每一个都有目的,除了第一轮的试炮,明显是分散射击之外,剩下的一轮比一轮集中,前五轮最少命中了的13次,分别是第二轮一次,第三轮两次,第四轮和第五轮都是5次。这可是一艘船,9门炮,命中率未免太惊人了。

  当进入到第七轮的时候,弹点的方向又分散了一下,显然,这个时候,重廵已经开始了蛇形机动,第七轮和第八轮,一发都没有命中,可是很明显,弹点的位置还是在相对的收紧之中,到了第九轮的时候,又命中了一发,接下来是相当的稳定的,炮弹稍稍分散一下,没有出现之前那样,一轮命中5发的惊人命中,但是一法两发,甚至是三发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