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装甲启动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暂时没有接上火,但是只要继续下去,明天一定会接上火的。

  9月29日,一个晴朗的一天,装甲集群从凌晨开始,就开始准备了,他们的位置,距离俄军主力集群差不多有70公里,正好跟的铜矿在一个平行线上,俄军主力方阵,距离铜矿,还有70公里足有一天的时间,最多让他的小股骑兵部队来到铜矿的附近,可铜矿那里有一个营的侦查兵和一个营的步兵守卫,以侦察营和步兵营的战斗力,又依托着铜矿坚固的防御,这边根本就不担心。

  在山谷之中呆了快半个月,日常的养护都在进行,只用检查一下发动机和备用件,然后就是填满油了,重型坦克由于西北在发动机方面的优势,耗油相对于这个时代,省去了很多,续航里程达到了240公里,携带副油箱甚至可以达到360公里,足够穿梭整个陷阱区域,在路上,不但有3个师的阵地,还有几个加油点,以西北专业的车辆,可以在3个小时之内,给整个装甲部队加油。

  吴云恒,装甲第一师师长,他是西北的老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从护厂队开始,就进入到了西北军中,后面逐步成长起来,不属于杨元钊心目之中历史名将,可是他的实力丝毫都不比那些历史名将差。

  当年吴云恒从护厂队脱颖而出,在成立54混编协的时候,他是少数不是出身冯营的营正之一,另外一个就是阎锡山。

  杨元钊还专门查了一下他,又回忆的历史,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不过20年的军阀混战,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后世崛起的名将,或者有海外军事背景,或者是云南讲武学堂,保定军校,黄埔的经历,但是这些学堂,基本上都不是平民百姓能够去,要么有政治背景,要么干脆就是军方人员,一般的平头百姓,不太可能。

  吴云恒就是这样的,他祖祖辈辈都是佃户,也就是在西北改革之后,杨元钊立足包头发展,把他们解放出来,才有机会进入军队,换做真实的历史,包头这边动乱不休,土匪云集,吴云恒即便真的有能力,不是当了土匪,就是早早的死去,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这样的夭折的天才,不知道多少。

  经过了快6年的从军生涯,特别是后期,在蒋百里等一批军事教育家的正统的学习之中,吴云恒的才能很快脱颖而出,他坚毅果敢,军事嗅觉极为的敏锐,特别是对新型战法掌握的非常突出,装甲第一师,可以说是整个西北的试点,这是一个从未拥有的部队,对于装甲车和坦克的应用,也就是杨元钊写了一些东西,剩下的全靠摸索,吴云恒是第一个提出装甲集中使用这个观点的,并且延伸的极佳。

  在杨元钊看来,吴云恒就是中国的古德里安,西北可以用远超过这个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