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大投入的拉动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到20以下,甚至是10以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虽然中国会持续不断的向着极限努力,并不代表会在这个方面投入巨大的投入,那投入产出并不成比例。

  目前北水南调工程已经完工的,只有西线和中线,正在加快建设之中的,还有一条东线,这一条是所有北水南调计划之中,最长的一条,从贝加尔湖出发,顺着西伯利亚的众多水系,一定情况之下,调整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水量。

  西伯利亚地区,水资源丰富,可是如果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加剧,还会造成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在专家的帮助之下,未雨绸缪,是可以进行提前的调整的,并且规划处几个大规模的农场,以保证西伯利亚地区的粮食生产。

  这只是这一条东线的一部分作用,在绕行到东北区域的时候,一部分的水量会注入到黑龙江之中,加强这一条东北地区的大河的水量,增加中下游的总水量,另外一条,则会沿着东北和蒙古交接的地方,在水量贫瘠的地方一路的南下,一直通往京津地区,最终注入海河,一弥补这一地区的缺水,虽然在这个时代,这里还不算缺水,可是京津作为中国目前的四大都城之一,未来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会有一个井喷一样的发展,这种情况之下,提前的做好准备。

  3条线,总调水量,达到了100立方公里的,要稍稍高于贝加尔湖的入水量,接下来,会对西伯利亚的注入到北冰洋的部分河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增加注入贝加尔湖的水量,已达到平衡的作用,一旦这个目的达成,整个西伯利亚,中国的西部,东北地区,甚至是华北地区,水资源就会均衡合理的应用,最终达到比较完美的程度。

  中线作为最关键,也是投入最大的一条线,目前已经初步的显示了威力,新种植的30万平方公里的防护林,因为有北水南调的支持,不再考虑抗干旱的低矮乔木,而是选择了较为高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目前成活率相对于去年,最少提升了7个百分点,而且补种率和看护的人工消耗也有所减少。特别是草原,本身草原对于水量的要求就不高,在一些季节性的草原之中,一场大雨,就能够让草木繁盛,然后逐步的干旱,才会让草木枯萎,在借助着根灌系统,保证了在干旱季节有一定水的补充,草场恢复的速度大规模的加快,按照畜牧局的统计,明年草原的承载能力,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升70%,未来的5年时间,每年都会有30%以上的增长。

  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对于蛋白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往多是以猪肉为主,毕竟,杨元钊穿越之后,带来了集中养猪和饲料,从1908年开始,中国猪肉产量开始井喷一样的增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