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时间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说时间会影响对王荣民的判定,原因很简单在目前的中国官场,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的,经济指标成为了判断官员升迁的重要指标,再有关系,再有能力,只要不能够在经济上面,有所造诣,造福一方水土,就无法进一步的升迁,从县级开始,市级,省级无不是如此,这样千军万马杀过来,到省级的都是精英之中的精英,他们再横向比较,作为更进一步的基础。笔%趣%阁qu

  王荣民进入到中组部的视线,就是因为他在经济上面的能力,之所以搁置,也差不多是这样,在中组部看来,王荣民的能力是可以的,却没有超越别人,毕竟在高层还占着位置,相当的年轻的前提下,后进者要想更进一步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也需要对他们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远远超过占位者,才能够取代对方的位置,这是一直是杨元钊提倡的良性竞争。

  王荣民现在,提出了克拉运河这个项目,最起码证明他在国际性和全面的视野上面,是值得肯定的,之前的基础再加上这一个项目的,即便现在不行,未来也可以,只不过,如果这个项目出现偏差,没有达到的预期的效果,一定会影响到王荣民的,即便勉强提升上去,这也会作为一个污点,困扰他整个任期,对他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战争进行的时候,整个中国在内,有几个人把眼光看到战后呢,战争不可能无休无止的进行下去,这谁都知道,可是身处在战争之中,很自然的就按照现在来判定,这种情况之下,就很容易忽视战争结束的可能性,杨元钊可以肯定,换做任何人来做这个报告,都会跟王荣民一样,判定依据就是战争时候的数据,而不是战前或者战后的数据。

  杨元钊很清楚在战争年代,中国经过印度洋前往的中东的商船才会多,一方面,从德国拉回原油,这几乎是无中生有,没有德国占据巴库,没有3b铁路和巴士拉港,中国不可能在中东投入这么大的商船运力的。当欧洲大战结束之后,这个商船数量就会减少,除非,德国还愿意向中国出口石油,不然的话,要想维持商船的数量的话,就只有开采中东的石油这一个办法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运河在战争结束之后,有足够的通行船只,保证运河回收成本。

  让德国在战后继续保证石油攻击,可能性不大,虽然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这个石油运输会保证一段时间,可是对德的支援会降低到战争时候十分之一左右,会大幅度的降低,再加上石油作为未来最为重要的一种能源,伴随着地车飞机和轮船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战争时间,这是没有办法,德国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不得不把超过9成的石油,都通过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