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飞行实验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的金主,整个中国最有钱的人,一个人的财阀杨元钊都这么说了,成功的几率还这么高,怎么可能不进行,不过一款雷达的原型机,造价真的是昂贵,只是一款核心机的生产,就高达500万,加上附属设备,最少是700万,这还没有计算人工成本,按照目前最少500人服务空基雷达项目,教授以上37人,普通讲师105人,还有400人左右的硕士生,博士生,这些人的人工,也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数字。笔×趣×阁www。biquge。info

  第一款雷达果然是失败了,不是整机的失败,而只是一些系统和单元的失败,在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之后,在杨元钊的支持之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试制,类似的失败经过了7轮,可是最终没有彻底推翻整体的构架,在完善了众多的细节和子单元之后,整个项目进行的相当的顺利,最终一款跟目前中国主流雷达完全不同,轻型了很多的雷达实物出现了。

  哪怕中间有一定的波折,可最终,这个原型机还是出现了,看起来外形并不美观,甚至连外壳都没有的东西,却让整个空基实验室都兴奋的高呼了起来,不知道历经了多少的辛苦,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不眠之夜,可是最终的东西做出来了,当开机运行,在雷达的显示屏上面,显示了雷达特有的曲线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这个被临时命名为多普勒一型的雷达,不同于以往的雷达,整体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比重上面,比之前的雷达要轻,在经过了多普勒和单脉冲的设计,不必需要海基雷达那样,用高高的桅杆作为天线,只要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在飞机机身之上埋设天线,接受和发射能力相对于海基的要弱很多,可是重量下降了不少,体积也下降了,节约了最少三分之二的区域,带来了体积和重量的大规模减少,比之前的空基雷达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考虑到了空中的因素,不必如同地面那样,防止漏掉和死角那样建立巨大的天线,一定程度,整个飞机的机身就是一款天线,通过接受放大,最终传输到雷达之上进行处理。这个设计非常天才,在降低了一定精度方面,甚至连雷达的测量范围都降低了,从海基的最多400公里,降低到了85公里,最终实物做出来的时候,比之前减少了很多,总重量17吨,体积30立方左右。

  这个体积还没有达到最终的使用体积,却比之前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从某种意义上面,这是一款可以上飞机的雷达,把重型轰炸机进行彻底的改装,让他的全部体积都用来储存雷达的话,是可以把这个雷达装入其中的,用来做实验是够了。

  这一款原型机的出现,代表着雷达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