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伐木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往被空投在争夺比较大的区域,没有补给,没有援军,就只有他们,死亡率极高。

  偶尔几次大规模的空投,在围困的部队,给予部分补给空投,主要解决急需要的物资问题,这样的空投,对于地面部队是杯水车薪,最多起到了苟延残喘的作用,事实上,没有几个部队,在空投的帮助下,反败为胜。

  到了二战之后,伴随着空军力量的加强,空投的意义开始加大,在50年代,在远东发生的那一场战争之中,被五六倍的重兵围困,人仰马翻,几乎已经到了绝地美军,生生的用空投和空袭,杀出了一条血路,保住了美军没有一个整编团被歼灭的名头,当然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一个团几乎被打的半残了,而空投付出的代价也巨大,消耗了大量燃油,还有部分被击落,大部分的空投物不是落在美军的头上,而是落到了包围部队的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距离这个时代,还有半个世纪,按理说,科技相差会非常巨大,中国的科技实力,即便比不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军,也相差不大,特别是在特定的领域,比如说空军方面,一部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美军。

  起飞重量超过90吨,最大载重在30吨以上的战略轰炸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或许有可以匹敌的,在续航里程和平稳性上面,远远不如,毕竟中国已经开始使用涡轮螺旋桨的发动机了,这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发展起来技术,因为整个世界空军,已经进入到喷气式,以马赫作为速度单位的前提下,没有办法进入到军方,却因为节油这一个独特的性质,成为了后世大型客机的标配,可以说有些生不逢时。

  可是在这个时代,在整个世界都没有进入到活塞式的高峰时段的时候,中国跨越式的进入到了涡轮螺旋桨的时代,在单位航程和速度的燃油消耗上面,他完爆活塞式发动机,或许在速度和爆发力上面,微微有些不足,可是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从来都不是靠爆发力来取胜的。只是这么一个优点,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油空间,或者增加航程,这两者,无不是战略运输机和轰炸机最关键的地方,也因此,中国几乎有了巨大的纵深攻击能力和远距离投放能力的。

  目前新一军5000辆以上的坦克,按照消耗的燃油和各种补给加起来,每天的消耗在1800吨左右,有战争的情况之下,甚至可以激增到2400吨,这样已经足够整个装甲部队的消耗,如果使用战略轰炸机的话,60架左右,就可以了,这样小的批次,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困难,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大量的燃油,这无法同其他补给物一样,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的投放。

  作为易燃物品,燃油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