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五章 实验设备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工作,不造反就是好的了。

  20世纪初,是什么革命主义最繁盛的时期,杨元钊是为了建立一个伟大的工业基地,为中华民族保证一点的东西,不是为了暴力革命打败这一qiē的,他的任何工业计划,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尽可能的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吃饱饭,然后在考虑待遇和享受方面的问题。

  所以别说是10万,哪怕是100万,1000万,只要对农业研究上面,有一定的益处,杨元钊绝对会不吝投入的,只是这一批设备,就高达100万美元,这只是第一批。

  “啊,比这个都要先进!”杨悦愕然的看着杨元钊,试验机qì可不同于普通的机qì,精确度每提升一个层级,或许只是从一厘米提升到一毫米,或者从一毫米提升到一微米,价格的变化,绝对是翻着跟头的,他之前列的单子,最多就是10万美元左右,可是如果这些机qì比那些好的话,仅仅是这些机qì,价值就高达数十万美元,甚至是更多。

  这一次棉花种植,确实是的收益丰厚,就拿现在快300斤的平均产量,毛利就在25元之间,扣除7元的成本,包垦公司最多能够提取7元左右,也就是十几万的样子,他设立的10万美元,也是基于这个,不但要动用包垦公司的资金,他们杨家的收益,也会动一部分,没想到杨元钊根本就没有多想,直接就给出一个更好的机qì,他是高兴了,研究者只是担心机qì不好,从来没有忧心机qì好的,可是包垦公司能够支持下去么?

  听了杨悦略带担心的话,杨元钊笑了,说道:“不必担心,季堂兄,农业实yàn室走的不是包垦公司的账,是我跟德美的帐,所以,不必担心!”

  杨元钊的手头上,还真的是有钱,从中国赚到的,几乎都投入到了现有的项目之上,能够动用的,还是德美的军火款,还有在德国销售钨的收益。

  目前,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月,会从江西直接运输一批钨,到包头,然后被他提纯之后,转化为纯净的钨粉,然后运到上海,装船运出去,大概4个月120吨,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这对于公路还没有贯通的包头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可是每隔四个月的时间,8000万德国马克的收入,虽然换算成美元,不到2000万,这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一笔庞大的巨款了。

  这笔钱打底,这才是杨元钊有底气对科技加大投入的根本,他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的实yàn器材,可不只是农业实yàn室一个,其他的12个实yàn室,也多多少少从国外购置了一批设备,总额高达1500万美元,这些设备,会装在邮轮之中,通guò海路,跟那些工人一起,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