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新的项目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餐吃完,几人的关系也近了不少,年轻的相互称兄道弟,至于吴赵二人,也贤侄贤侄的叫个不停了。

  撤下残羹,上了清茶,夜色已晚,谈性尙足,众人都没有走的意思,杨元钊看了众人一眼,特别是尉明,拿出了两叠纸,道:“我这里还有两份计划,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

  尉明眼前一亮,首先拿过来一叠,翻开一看,脸色一变,失声的道:“砖窑!”

  杨悦心中一动,顺势拿起另外的一叠,果然,是洋灰场。

  跟着拿起来的吴广仁微微色变的道:“砖窑,洋灰场!”

  看起来不起眼,要兴建厂房建筑,这两者是基础,老式的建房方式,耗时巨大,砖窑和洋灰,只要有足够的人员,一两个月,就能够建成,太原和绥远,都有成品销售,如果只是普通的投入的话,去那里购买就成了。

  赵书明微微有些动容,深深看了杨元钊一眼,道:“贤侄,这里可是包头啊,洋灰场和砖窑,有那么多的销量么?”

  洋灰和砖,相对比较沉重,用量大,以清末的运输,辐射不了多远,多是本地消化,也只有天津的启新洋灰才行销海内外,算的上旧中国,工业上拿得出手的一点点亮点而已。

  “这两个厂子,我都可以投入50%,剩下大家商量,有朋友投资,来者不拒!”杨元钊轻轻的敲着桌子,平静的说道:“我可以保证,这两样的利润,不会比种棉花低。”

  有棉花珠玉在前,其他人哪怕心中不信,却也掂量了下,相互之间交换着眼色,可是谁也没有第一个说话。

  看着众人意动却没有行动的样子,杨元钊顺势又添了一把火,道:“砖窑投资不大,我准备弄3个大型砖窑,月产30万,投资不大,5000块就搞定了。”

  “5000,你确定是5000么?”尉明有些动容,失声的说道。

  “没错啊,就是5000啊?”杨元钊道,他到太原已经有些时日了,对于银元的购买力略微的了解,在他看来,解决了砖窑的制砖机,其他的,无外乎人工,在中国的内地,人工很贵么?

  尉明抽了一口冷气,太原最大的一家烧砖场,有他们家的股份,2万的投资,月产10万块青砖,这已经是很好的投资了,每月供不应求,利润高达600元,三年多点足以收回成本,按照杨元钊的算法,2万足以达到120万块转的水准,这代表着什么,利润提升了12倍,本身高额的利润,一下子,变得更加高涨了,从高利润一举的跳到了暴利。

  “这是英国的最新技术!”杨元钊口不对心的道,制砖算是最简单的东西了,后世农村都可以制zuò,就是制砖机和烧砖窑重要一点,只要看过现有的制砖厂,再经过他的改造和提升,达到之前数量,应该是没问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