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地主云集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有记载,最终的统计数jù显示,抵达包头的人员,一共是有1806家,其中百万亩以上的超级大地主是39家,详细的统计了全部的家族拥有土地,最终的数jù是9亿多一点点,平均每一家的土地数额居然惊人的达到了50万亩左右,杨元钊非常清楚,之前蒙古,山西这边,借助着晋商还有其他影响力,最终签订下来的土地是亿亩,可能在未来的6个月时间之中可能再增加一定的数额。

  如此庞大的土地面积,让杨元钊咋舌的同时,还想到了后世的土地也才十几万亩,那是全国的数j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他一下子,把全国的土地都给网络其中了。

  杨元钊之后,把这个疑问询问给了侯金盛,没想到侯金盛却哈哈一笑,拍了拍杨元钊的肩膀,说道:“元钊,你还是太年轻了!”

  接下来,侯金盛一番解释之后,杨元钊才明白,即便是坐拥几十万亩土地的侯家,真正在官府上面造册的,不会超过2万亩,其他的家族也都是差不多的,欺上瞒下这种东西,在自古以来都是正常的,藏丁藏亩,这玩意不能再熟了,更何况,有了化肥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开垦新的土地,并不困难棉花的种植,不再依托于的良田,良田可以作为一年两种的套种,可是普通的较为贫瘠的土地,或者刚刚开垦的荒地,却可以单独的种植棉花,这个土地,蒙古,新疆,甚至是其他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

  详细的统计了全部地主的基本情况之后,杨元钊开始安排着专人对他们进行服务,每一个大地主的旁边,都会跟着一个专门的讲解员,他们都是从农业研究所里面出来的,一年多的经历,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学习,算是上手了,不能够成为专门的研究员和科学家,却可以帮助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实yàn,记录等工作,用来给这些大地主们来解释,当然是头头是道了。

  棉花的紧俏,其实是从去年开始的,这些地主们,也听说了棉花的需求旺盛,土地上,只要产生了一些,都会通guò各个的商路,销售出去,如果种植棉花来说,是不愁卖的,甚至会比粮食,会产生巨大的利益。

  杨元钊非常清楚,对于这些大地主而言,永远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当年的侯金盛,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棉花的种植,喜获丰收,取得了让他难以想象的收益,他会这么轻yì的被绑上包垦公司的战车么?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杨元钊简单的给他们介绍了之后,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包头的一些工厂之后,直接引入到了地头,棉花的收割,早在两天前就可以,不过为了等人,就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包头一直都在做准备。

  今年,包垦公司直接控zhì的土地达到了史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