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确保安全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2公里左右,有专门人员,在车站4层高的楼上,用望眼镜进行监控,保证20公里之内,没有任何的列车,而另外一方面,则把人员布置在专门划出来的50公里的测试铁路线上。

  包头铁路而言,从设计之初就是封闭化的,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甚至是投入巨资,也在旁边隔出了铁丝网的地带,铁路是全封闭运行的,对于拥有人的人口稠密地区,还会在特定的位置,放置2-3个铁路地下道,用于相互之间的通行,尽可能的把一qiē都给做到了,把居民们的破坏降低到最低。

  可是,这是20世纪初,不是21世纪初,沿途通guò的,大部分都是落后地区,在中国这些乡村的人们,都没有经过多重的教育,特别是越是远离包头越是如此,穿行铁路的问题,是一个固有的顽疾,哪怕是21世纪,都无法禁绝的穿越铁路,只是通guò铁丝网等措施,根本就无法的完全杜绝。

  对于这一点,杨元钊很早就提醒过詹天佑,在包头设立了铁路局之后,下辖的部门,专门拥有一支寻路队,人员庞大,一方面是为了道路施工的抢险,另外一方面,就是巡逻,巡逻铁轨,顺便的,巡逻周围,尽可能的及早发现问题,把一些漏洞堵住。

  而与此同时,包头也在铁路沿线的村庄,进行了不计成本和代价的教育,防止的有人穿越铁路的,因为这个列车,可不是传统的,只有20-30公里的列车,那些列车,人在旁边跑着就能够上去,特别是在拐弯的时候的,后世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是怎么回事,就是这样,时速30-40公里,转弯时候,降低到20公里以下,人快速的奔跑,就能够赶上火车的速度。

  早期的铁路,都不是封闭的,人们甚至可以自由的在铁路上面穿行,即便火车过来,几十公里速度的火车,也足以躲过去。

  可是包头,从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打算用低速列车,就算是进口这些,也最少是平均时速120公里,高速的时候,甚至超过140,150公里的列车之下,高速带来的快速通行和反应时间的大大降低,直接穿越铁路,会面对直接威胁。蒸汽机车的噪音巨大,动静也相对比较的庞大,可是一旦反应不及时,或者感觉到火车过来,恐怕人的反应,也未必能够跟得上火车本身的速度,肉体碰上钢铁的火车头,带来的,绝对是悲剧,不得不防。

  杨元钊不奢望彻底的禁绝列车撞人事故,这对于长达数千公里的铁路线来说,这几乎是无法禁绝的事情,目前的他,只能是尽可能的做好预防工作,并且好好的宣传,不过,测试火车头的时候,他不希望发生问题。

  护路队和军队,早就撒出去了,从小站出来,一直前往大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