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 调度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元钊很有耐心,否则包头的发展也不会是这样,终于在列车抵达10分钟之后,也就是列车开行的40分钟的时间之中,第一个数jù汇报过来了,10个点的数jù,全部通guò无线电,依次的汇总出来,在电报员一个个的报了出来,然后记录在了黑板上,有精确的距离和时间,这些一个个的镶嵌上去,由计算人员进行计算,一个个显示着列车运行轨迹和实际速度的点都出线了,从最开始的2个点,也就是800米长的距离之中,列车在疯狂的加速,大概在第五个点,也就是离开2公里的时候,列车已经加速到了80公里以上,然后,保持着这个速度,继续前行,大概在第二个节点,速度开始显著提升,然后接下来的8个,都是加速的,峰值最高的速度,甚至达到了169,这已经是这个列车的峰值速度,不知道在瞬间的极限之中,有没有超过这个速度,但是已经代表着动力发挥到了极致了。

  峰值的速度,是在距离小站32公里多,也就是第九个节点的位置出现了,然后,伴随着逐步到站,列车的速度,相对于之前,开始下降了起来,最终,在到达的时候,逐步降低到了最低,减速总比加速更加的容易,数jù也明显的展现了这一点。

  这些数jù是第一手的资料,但是这样的高速列车最重要的试车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疲劳度,各种的测试,疲劳度这些,还不是这个时代测试的重点,火车刚刚出现,对于低俗火车来说,根本就用不到疲劳度,但是高速火车,这个很重要,高速之中,金属的磨损,还有各方面的不同,会让火车的金属出现许多的磨损和老化,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车毁人亡的结果。

  对于此,杨元钊也真的没有小看,火车头也到罢了,本就是一百多吨的重量,质地也相当的好,余量很足的情况之下,通guò这个路线测试,是完全没问题的,可是车厢就不一样了,极限在140公里每小时的车厢,跑到160公里左右的情况之下,会出现什么问题,一体机和现实之中,这绝对是两回事。

  质量大过天,杨元钊没有小质量,甚至早在铁路兴建的时候,在白云鄂博的附近,专门的一个小站之中,划出了一个庞大的区域,作为列车测试场地,那是一个特殊的环线,是以椭圆形,两个半圆的直径16公里,环线超过60公里的环形线路上面。

  这是专门针对列车的疲劳度进行测试的,一旦列车组装完成,会有专人,进行持续不断140公里时速,持续时间超过500小时,甚至更久的极限测试,这个极限测试,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测试标准,只要达成了这个测试,列车的其他方面,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接下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