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七章 银行配套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具体步骤会有人去做的,比如选择一批在当地有威望,且实力较强的渔民合作,通guò这些带头作用,带动一批人,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除了渔船本身,发展渔业,也不单单是有了渔船就行了,还需要配套各种配套设施,比如说冷冻厂,接下来,会配套的在各地的港口兴建150个左右的冷冻厂,与之相配套的300个深加工企业,配套一些鱼类处理的工厂,让海洋捕捞,海鲜市场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顾不得万里跋涉的劳累,杨元钊抵达了西北银行上海总行,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西北银行已经不是之前,在杨元钊拿出保证金的小银行和地域银行了,走向全国,特别是跟德国等几个国家签署了汇兑协议之后,西北银行成为了中国的全国性银行,隐隐有世界银行样子,借助了杨元钊注入的大量的黄金做保证,800吨黄金这个手笔,西北逐步减少了对白银等的实体货币的依赖,伴随着西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纸币的信用越来越高,而西北银行就是纸币的发行方。

  一个拥有发行权的银行,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力绝对是重dà,在1911年之后,杨元钊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也越来越注意到了的西北银行作用,一些调整和侧重都是由西北银行开始的。

  上海作为中国比较重要的金融中心,又是出口的重要港口之一,西北银行在上海的分行,每年的存款数额都以巨大幅度提升,到目前,存款余额高达72亿,在分行这一级之中,仅次于位于包头特区的总行,只是在贷款上面,还稍稍的有些低。

  在杨元钊的培育之下,包头已经形成了一个旺盛的投资局面,银行为主导,在杨元钊的支持下,对一些行业进行投资和引导,让这些行业赚钱,然后不停的发展扩大,高速发展的西北,贷款根本就不够用,甚至从各地调集了存款余额,可是再怎么调集,各地银行必须保证一定的准备金,这部分之中,如果可以用好在当地进行小额贷款的话,可以用的幅度更多,现在的上海,差不多是有18亿是剩余的。

  上海也想了很多的方法,本身,江南造船厂是一个机会,可是因为江南造船厂是杨元钊和总行的直接投入,十几亿的资金直接注入,让他们无从下手,最多从配套上面贷出去了2-3亿,闲置的资金更多。

  现在杨元钊居然想到了一个发展渔业计划,没有人会去想,这个计划是否能够实现,杨元钊的神奇是用无数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丝毫遗漏,都是对西北发展最重要的。

  渔业看起来,只是影响到渔民周围的几百万人,可是脑洞大开的投资人员,迅速的从这个延伸出去,首先,带动包括钢铁,金属,机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