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八章 渔船设计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月之前,杨元钊走的时候,是从上海走的,临走的时候,还处理了江南造船厂的一些事物,可是几个月左右,江南造船厂的模样,彻底的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看着像是作坊式的发展模式,逐步的有了一个企业的特征。

  来自于西北方面的企业管理和标准化,让江南造船厂的精神面貌大大的发生了变化,调走了一部分熟练的工人,可是来的,是更多的,技术更加出色的工人,让江南造船厂的技术水平得到稳步的提升,一个个的工人,一个个的船坞,一个个的机qì设备。

  杨元钊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无数设备,几个月的实践之中,已经完全的安装完毕,基本上,就民用的标准而言,江南造船厂可以生产一qiē的船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设备完全可以自产,而且性能出众,价格较低,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体的造船成本又压缩了20%左右。任何情况之下,压缩成本,都代表着利润的提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聂云台都是兴致勃勃的。

  西北的工厂除了带来人员之外,还带来的技术,特别是在杨元钊之前一手主导的并行工程和认证工程,这个世界上都是刚刚起步的体系化研究工程,越是大型化的工厂,越是表xiàn强悍的。

  之前的江南造船厂不能够称之为大型,可是现在,扩充了大量人员和机qì之后。绝对够得上这个称号了,来自西北的人员,经过了近距离的观察。特别是一点点的落实,借助着实际情况,减少中间环节和运输过程,虽然还没有达到最完美的形态,这种情况之中形成的体系,每一个人都可以全力以赴的,在8小时。甚至是6小时的工作之中,达到之前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效率。

  工作效率提升了,时间减少了,连带着的成本也就降低了,在现在主流的船舶价格还在每吨180-230美元左右的情况之下。江南造船厂的成本只有每吨8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以230美元每吨的价格情况下,利润高达倍,而且船坞的使用率,船只的下水速度等等,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些又极大的加强了船坞的使用率,以5000吨级船坞为例。之前的江南造船厂,5个月生产一艘船,一年下来。只有万吨的生产能力,而现在,3个月,甚至一些前期不必要的工程,可以不在船坞之中进行,有可能在年底的时候压缩到2个月。只是这一点,船坞的使用率就达到了3万吨级。足足比之前提升了倍,正等于是一个船坞当成个来用。

  这些都是钱啊,聂云台也感觉极为的兴奋,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把属于增加和他们聂家的资本,放在江南造船厂是最佳的选择,强横的生产能力的,出色的质量,让他们接受了更多的订单,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