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三章 电子火控系统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山寨的手机,也是山寨的苹果,主频也马马虎虎的达到了赫兹,这个主频比不上2014亿次,却也比美国的初级产品,不知道翻了几个跟头。

  可惜,这样的CPU没办法应用,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只是一个基础,要想完成实际的运算,需要系统,穿越的时候,不可能预见到穿越,弄一款模拟的炮秒软件,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却无法发挥出来。

  不过好在,西北在铁路和各种的技术领域,广泛的使用计算机,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虽然不知道计算机到底是什么原理,却通guò外设,进行了一部分控zhì设计,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和命令,编著了一部分的应用程序,可以让专门领域的计算速度大大的增加,也因此培养了一批初级的软件人才。

  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加上杨元钊有意无意的推动,这部分的软件人员,9成9以上,都是中国人和华人,这就让这个计算体系更加的保密,在想到了炮秒计算之后,结合着德国的一些专业的炮兵,西北陆军的一些炮手,一些专门的学习数学的数学家,概率学专家在内,形成了一个研究团体。

  这个团体只要研究的,就是战舰炮火指挥系统,借助着特别的公式,把战舰上的火炮统一的控zhì起来,利用光学的瞄准和测距等方法,对于目标进行一系列计算,然后得出一个概率最大射击方式,然后利用舰载无线电和电话体系,进行指挥作战,就是一个雏形计算机指挥体系,也是杨元钊想到的比较有可能的提升火炮命中率的一个方法。

  最开始是在研究所,到杨元钊离开包头的时候,只是完成了一个雏形,好在他们需要的不过是计算机和一些命令输入的机qì,搬入到火车上继续,争取能够在战舰投入使用之前,完成所有计算数jù和公式的编纂,然后拿着这个初级的东西,上到战舰上,借助着战舰上面的瞄准系统和指挥系统,进行一系列调整,争取达到满意的程dù。

  目前,基本接口程序已经完成了编制,甚至有关新战舰整体的光学瞄准系统,测距系统的一些参数和性能,也基本上进入到了这个体系之中,借助着特殊的输入方法,可以直接在嘹望点和瞄准点,进行数jù输入,然后通guò信号传输到了核心计算体系之中,自动的运行数jù进行计算,如果数jù完整的,一艘战列舰的齐射的命中概率,甚至可以达到70%左右。

  不要高看这个概率,这只是一艘战列舰的命中概率,除以战列舰的10门舰炮,只不过是达到了7%左右,看起来只是比日德兰海战的时候,英国和德国方面战列舰的命中率提升了一倍左右。可是这种计算和数jù,减少了大量无谓的失误,把运气等因素降低到了极致,这还只是一艘范围,如果是借助着无线电,把3艘,甚至是5艘船的测量数jù叠加在一起,用这个指挥系统共同瞄准的话,这个命中率就会更高,对于一艘船的打击更大,偶尔打中,或者擦伤,跟密集火力的连续命中,对于一艘船的伤害,这绝对不一样。

  甚至在一些设想之中,利用这个系统,对一些超过标准射程的距离,也可以达到不错的命中率,这基本上已经达成了杨元钊对于火力方面的提升幅度,有了这个,即便是未来新生的中国海军,在火炮技术上面,已经可以不用逐步的摸索,就可以追的上世界海军强国了。(未完待续……)

  PS:今天有些事情耽误了,第一章送上,另外一章,可能会在9点左右送上,再次抱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