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四十八章 戈壁铁路计划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稍的计算之后,最终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结果,他们按照位置的话,或许在河南,或许在山西,或许到了东北,似乎并不太差。

  这些自以为算计的很到位的英国战俘,并不知道,他们所乘坐的,是西北经过了的一系列改装的最先进火车机车之一,虽然还没有达到内燃机的程度,却已经是蒸汽机车的极致了,130公里左右的平均速度,160公里左右的极限速度,在铁路局专门为他们开行的专线上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开行,3天的时间,几千公里的路已经开出去了。

  火车终于停下来了,跟着他们一起来的德国人,呼和的命令着他们下车的,当他们走下火车的时候,却看到了一片黄沙漫天的景象,所有人都绝望了,这里难道就是他们生命的尽头么?

  黄沙漫天,没错,他们用了3天的时间,深入到而来西北的腹地,确切的说,越过了西北的精华地段,从上海穿过了江苏,安徽,河北,山西和陕西,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人口稠密地区,也是发展的比较好的区域,火车在这些地方没有丝毫的停留,而是继续向西。

  越过了这些传统的发达地区,就进入到了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地区了,宁夏,甘肃,青海,最终抵达了这一片沙漠,这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而这一批战俘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挖矿,这个沙漠是人口禁地,或许下面有某种矿藏,可是即便到了后世21世纪,沙漠之中挖掘矿藏,都是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更别说是现在,除非有黄金,钻石之类的高价值矿藏,否则这些矿产还是放着吧。

  这些战俘来这里的目的是修路的,没错,就是在恶劣的,人迹罕至的大沙漠自重修路。任何地方,在恶劣的戈壁,特别是高原隔壁沙漠之中修路,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是西北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也是一样,依靠着人数众多的生产建设兵团,西北完成了一条从西安,穿过宁夏,甘肃青海,一直通往乌鲁木齐的铁路,但是也就这么一条,还不是三线的,而是双线的,特别是进入到新疆的,还是单线的,由此可见修建的难度之大。

  就是这一条路,解决了西北进入到新疆的难题,让一直都孤悬于外的西部几省,跟西北结合到了一起,人口,资源,财富可以得到比较顺畅转移,短短几年的发展,比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发展的快。

  可惜,任何的发展都有瓶颈,交通问题,成为了制约西部几省发展的最大问题,西北也想要解决,可是千头万绪,各方面问题太多了,当充沛的人力资源,经过了几个部分的分流之后,剩下的已经不足以解决西北的交通问题。

  欧战开始,特别是德国俘虏了大量战俘,甚至愿意进行劳务输出的时候,杨元钊的心思活泛了起来,战俘的出现,让西北看到了解决恶略条件之下,或者是小煤窑,小矿开垦的可能,杨元钊却在静思之后,发现了对战俘利用的最好的方式,修建铁路,真正的把西北跟西部的几省连接在一起,利用便利的交通改善西部省区的恶劣环境,争取把他们的资源和土地优势彻底的利用起来,成为未来中国的核心和根基,而不是边疆和不稳定区域。(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