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如何猜的准_画堂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你又如何知道报信的人会在五月初一进府呢?”卫宜宓对这一点也很是不解。

  “这也没什么,回京的诏令都是上半年发出,贬谪外迁的诏令则是下半年。梅州路远,绝不可能拖到六月去。再加上老太太做的那个梦,我想着应验绝不会超过半个月。”

  其实卫宜宁的这些话都是搪塞之词,她之所以能推测出邵天资一家从梅州返京是基于两个别人不清楚的细节。

  几个月前,她和孀母弱弟从老凌河返京的时候,遇到了劫匪。一来王氏病倒,二来为了寻找弟弟宏安的下落,卫宜宁便同母亲住在距离老凌河两百里外的风四驿站。

  不过几天母亲就去世了,好在驿丞是个宽厚长者,帮卫宜宁料理了王氏的后事。

  等卫家人派人接应的两个月里,卫宜宁就主动在驿站里做些杂活。

  期间从京城来了一队人马,声称是去老凌河巡查边务的。结果这些人去了半个多月,老凌河将军陈虎威就回京了。原来有人替代了他的职位,成了新任的老凌河将军。

  卫宜宁知道,军机大事轻易不能让外界知晓。所以大周国调换军队首领都是秘密进行的,以防有人预知蓄谋叛乱。

  等她来到京城之后,先是在素心庵守孝,时常去前面的望春山散步。

  三月末的时候,她见一队人马在望春山脚下的浮云亭饯别,言语之中是要去梅州视察军务。

  这本来也属常事,但被送行的人神情中流露出不舍之意。

  卫宜宁就想如果只是单纯的视察军务,最多不过两个月就回京了,何至于如此依依不舍?

  之所以这样,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此去会在梅州逗留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就应该不是视察军务,而是像去老凌河的那队人一样,是去接替军务的。

  按照这些人的行程,卫宜宁又大致的估算了一下交接军务的时间,最后得出报信的人最迟在五月初也会进京。

  她因为这件事获得了朱太夫人的欢心,里头当然有运气的成分在。

  朱太夫人要她释梦,就等于把机会送到了她手上。

  不过即便是朱太夫人不做这个梦,卫宜宁也同样有办法帮老太太“预测”这桩喜事的。

  对于其他人,卫宜宁当然没有必要说清楚这里头的玄机,她乐得让这些人看不透她。

  她要在卫家牢牢的站稳脚根,她要为家人报仇。

  这就是她为何不遵母亲的遗愿去投靠舅舅,而是执意要回到这吃人的智勇公府的原因。

  她不相信赤诚忠厚的父亲会做出那等没有人伦的丑事,也不相信颖悟友爱的哥哥会恰好在流放途中感染天花,更不相信她们母子三人身无长物还会遭遇劫匪。

  这一切的一切,背后一定有人在操控指使。

  入夜后的智勇公府像一只静默的怪兽,着浅色衣衫的卫宜宁行走在其间,好似一只飘忽的幽灵。

  她要用一己之力,掀开这府中落下了多年的沉沉黑幕,把那些肮脏罪恶都晾晒到太阳底下,以告慰逝去的亲人。

  “一切才刚刚开始,不急。”卫宜宁在心中叮嘱自己。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