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开工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宅,所以开封府推官祖无颇起草了一部拆迁补偿条例,然后宋神宗批准执行。

  该条例规定,拆迁户可以得到实物安置或者货币补偿。

  实物安置就是在别处建同等面积住房,供拆迁户居住;货币补偿是估算待拆房屋的价格,取房契上原价和房屋时价,折中作为补偿标准。

  经协商,多数愿接受货币补偿,一百二十户共获得补偿二万零六百贯,平均每户能补偿一百七十贯。

  什么概念?举个例子,苏辙被贬至循州时,用五十贯钱就买了十间民房。当然京城开封作为一线城市,房价必然是其数倍,不过一百七十贯的拆迁款也足以在开封买得起房子。

  当然,有愿意拆的,也就有不愿意拆的,这事儿古今皆同,不过,若是说到史上真正最牛最强的钉子户,那么大概就非少林寺莫属了。

  大唐武德五年五月,唐高祖李渊下诏,责令拆毁少林寺,解散众僧——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少林寺在十三立功僧的率领下,以一年前少林寺刚刚为大唐平定夏国和郑国的战事立下大功,并被秦王李世民亲书嘉奖并赐寺田四千亩,慧玚、昙宗、志坚等十三立功僧被晋封为将军僧为由,抗旨不尊,不肯拆迁。

  上座善护还把少林寺僧劫救秦王并助唐军擒拿郑王、攻克轘州的功绩裱出来,命少林寺代表前往觐见秦王,并恳乞留置少林寺。

  毕竟唐朝刚刚建立不久,根基不稳,李渊也不愿意因此得一个残暴不仁的名声,于是默许了少林寺的“留置”,然后少林寺内专门立了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用于吹嘘自己这个钉子户有多牛逼。

  至于大明朝……

  不是瞧不起朱老四,而是事实就在那里明摆着——如果说朱重八需要征用一块土地建个宫殿什么的,那老百姓很可能自己拍拍屁股就给朱重八腾地方,只要给安置就行,什么补偿款不补偿款的无所谓。

  但是朱老四显然没有他爹在老百姓心里的位置重,真要是想让老百姓拆迁,要么就强行拆迁,要么就把补偿款给足。

  偏偏朱老四还处处以他爹为榜样,死活不愿意暴力拆迁,还特意要求杨少峰不能给百姓添麻烦。

  ……

  户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将作监大匠,顺天府治中,五城兵马司五个指挥,京营都指挥佥事,锦衣卫北镇抚司同知,七个不同部门的大佬,外加北宫鋆一个太监,一伙人就这么看着杨少峰在那里发呆。

  沉默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望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同知王襄这个真正的锦衣卫大佬问道:“共有多少百姓需要搬迁?有多少人愿意?有多少人不愿?”

  王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杨少峰之后才开口道:“需要搬迁的百姓,计有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二户,其中愿意搬迁者一万一千三百四十户,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