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章 疯得很彻底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俸禄要发,河道桥梁要修,兵戈军甲要备,怎么办?所以宝钞就出现了。

  同理,朱重八同学所定下的宗藩制度当然问题多多,然而当时北元跑路归跑路,却也不是彻底唱了凉凉,所以朱重八也只能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为塞王,主要目的就是让这些儿子们防卫边疆,拱卫朝廷。

  效果很明显,最起码当时的燕王朱老四和宁王朱权这哥几个是最为积极的想要干掉北元的——干掉北元,他们的封地就大,税收就多,这个王爷当的也就愈加的安稳和舒服。

  包括对于读书人的优待问题也一样。

  效忠北元的读书人不少,跟着跑路的也不少,而大明打下来的这些疆土和百姓总得有人治理吧?没有足够的官员,谁来处理政务?所以朱重八也只能优待士人,让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然后帮着自己来处理政务。

  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些政策在后世看来,基本上都是给大明埋下了祸根,可是在当时,这些政策很多都是真正的治国良方。

  所以,很多问题根本就不能单纯的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待,还必须得结合着实际的情况来判断。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爆发出来的时间太晚——如果在永乐年间就爆发出来,那么大明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这些问题,而到了宣德年间再爆发出来,许多问题就已经积重难返了,更别说许多问题爆发出来的时间还要更晚一些。

  幸运的是,杨少峰这个穿越客却是实打实的知道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也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这些问题提前暴露出来。

  然后疼孙子的朱老四就彻底疯了。

  朱老四打算趁着自己还能提得动刀,先把这些问题给折腾折腾,起码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折腾的借口。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杨少峰也不打算再劝了——朱老四既然愿意疯,那自己就跟着疯一回呗,反正跟朱瞻基一起折腾是折腾,跟朱老四一起折腾也是折腾,还可以往大了折腾。

  原因很简单,朱老四杀起人来,一点儿都不逊色于朱重八那个狠人,比朱高炽和朱瞻基可狠多了,更别说后面那些不成器的了。

  就在杨少峰暗自琢磨着该怎么劝朱老四把事情搞得更大一些时,楼下的拍卖场却是刚刚进入高潮阶段。

  迎春路这条离着皇城最近的街道上面有六十套小院子,编号分别从迎春路一号到迎春路六十号,全部被朱老四的子孙和侄孙们给拍了下来——朱老四特意通知了一大票的藩王们,告诉他们可以在京城置办一个院子。

  而且朱老四隐隐约约的向自己那二十几个兄弟们分别透露了口风,即各家除世子外,其余的王子们可以读书科举,也可以经商。

  如此一来,迎春路上的院子顿时就变得抢手起来,除了前面几套略微费了些功夫之外,剩下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