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的良心就不痛吗?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变了,强忍着流口水的冲动道:“真的?是不是还得找御医给它配上几味药?你这么烤,会不会浪费了它的药力?”

  杨少峰摇了摇头,不无遗憾的说道:“不光是生蚝,还有扇贝,就是没有粉丝和辣椒,要不然这玩意更香!”

  接过刚刚烤好的生蚝之后,朱瞻基道:“粉丝和辣椒是什么玩意儿?哪儿有?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种子里还没有?”

  “没有,”杨少峰摇头道:“这两种东西是我在翻看古籍时找到的,据说是殷商遗民在海外发现了土豆和辣椒。

  据古籍记载,辣椒这玩意的味道要比茱萸的味道更辣一些,但是其中有一股特别的鲜味,让人欲罢而不能。

  而土豆这玩意不仅能用来制作粉条,还能炒着吃,烤着吃,可谓是亦菜亦粮的好东西。

  最重要的是,土豆的产量极高,跟这玩意在一起的还有两种产量极高的粮食,一种叫做玉米,另一种便是红薯,都是亦菜亦粮的好东西。”

  “古藉呢?”朱瞻基的眼睛开始放光:“还有,那本古籍上说的海外又在哪儿?难道不是郑和去的西洋么?”

  杨少峰摊了摊手,无奈的道:“小时候看的,早就找不到了,兴许是被我拿去如厕了。

  至于古籍上所说的海外之地,我倒是还记得一些,由倭国出发后一直向东,大概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一听到十万八千里这个数字,朱瞻基的心就先凉了一半,转而也回过味儿来了:“你又在骗我!

  殷商灭亡之后,商民自然也就成了周民,人还是那些人,不过是换了君主和国号,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区别?还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就算他们真的跑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那又是怎么记录下来的?你识得殷商文字?记载着这些事情的典籍又是怎么传回中原的?又是怎么落到你手里的?”

  杨少峰顿时变得目瞪狗呆——这二傻子怎么变聪明了?没那么好骗了?

  想了想,杨少峰干脆换了副嘴脸,比划了一个道士常见的稽首礼:“无量天尊,刚刚是本座在说谎,实在不该。”

  一见杨少峰这般模样,朱瞻基顿时打了个寒颤:“你正常点儿!”

  杨少峰却痛心疾首的道:“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刚刚贫道欺瞒居士,实在是罪大恶极矣。

  不瞒居士,殷商遗民之事,乃是神农老祖托梦于我,否则的话,我又如何知道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

  朱瞻基疑神疑鬼的瞧着杨少峰道:“那伏羲老祖还说什么了?”

  “伏羲老祖说,海外殷商遗民已经忘了我中原教化,不通文字,不通语言,又与蛮荒之地的蛮人通婚,如今已算不得神州血脉,可为我大明劳工。”

  刚刚说完,杨少峰就发现自己又被朱瞻基给套路了——神农老祖和伏羲老祖,那是一回事儿吗?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