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11章 国相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官员,一旦接受调令,也就不再是朝廷官员而成为了诸侯国官。他们到了诸侯封地,自然是以诸侯为尊。”

  “当然,如果诸侯违宪或谋逆,那么就算他不是国相,任何一个封地内的百姓,都有义务向朝廷检举诸侯的不法行为。”

  这番话没什么毛病,滴水不漏。

  当然,张超表示,不强迫诸侯们。如果诸侯们自己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国相,那他们可以任命朝廷选去的这些人为副相、副将、副议长嘛。总之,人选出来了,是要送过去的,用不用是诸侯的事。

  马周对张超这种有些无赖的做法,也只能笑笑。

  不过这了是无关大雅的事情,大家就算知道这是张超派去的耳目,也没太大的关系。

  真要说来,其实虽然现在朝廷的诸侯虽多,可与西汉的分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西汉的分封,最大的一个特点首先是分封在中原,其实就是拥有的地盘较大,尤其是人口多。大的诸侯连地千里,拥城上百,据县数十。

  他们拥有广阔的封地,以及上面的众多人口。

  汉初,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诸侯的。

  相比起来,现在大唐的诸侯虽然数量更多,好几千。可他们的封地无一例外都在四边,是在传统的华夏中原之外。

  特别是漠南、燕北不少地方的诸侯,封的地根本是在那条干旱线之外,那是不能种植庄稼的地区。如辽北、河中、西海等地,也一样是相当遥远且地广人稀之地。

  少数大诸侯才有几百里封地,许多小诸侯,更是封地才不过十几二十里而已。哪怕如程咬金等这些封王的诸侯,他们家族不少兄弟子侄也都有分封,但封地却不是在一起的,而是分散的。

  甚至有一块在辽北一块在信度一块又在西海的情况。

  那些地方远在四边,地广人稀,尤其还蕃汉混杂,想要开发起来,需要投入的本钱不少,而且要形成足够的实力,那就需要更漫长的时间了。

  除非他有如房玄龄家的碎叶河谷,有张超以前的那些封地,还有本身在中原强大的土地和财富。

  要不然,想如西汉的诸侯一样威胁中央,那太遥远了。

  光有土地还是万万不够的,还得有人口,庞大的人口。

  但他们处于四边,远离中原,想发展还是太慢。就连后世,东西部的发展都是天差地别,更别说这个时代朝廷直辖的中原,和诸侯们的边疆封地的差别了。

  但封地毕竟是封地,这是诸侯们的根基,慢慢发展,哪怕差点,这也是自家的地盘。

  就好比那些穷苦百姓一样,以前给人佃田耕种,现在分到手一块地,哪怕这地不是水田不是路边的平地,是不能灌溉的山坡地,旱地,但毕竟是自己的地。

  诸侯以为会比朝廷需要他们而更需要朝廷。

  张超手里现在可不仅握着中原的土地,朝廷今年新打下的饶乐、松漠、岭东三道,也就是奚、契丹、霫故地,另外原来朝廷打下来的林邑、扶南、朝鲜,也一直是握在朝廷手里,是直辖地。

  连海外的永吉、新吉、信度三港也是朝廷直辖。

  更别说,原隶属于张家的那些封地,吕宋、琉求、渤泥、大宛、狼山等封地,现在也将成为朝廷直辖的了。

  更还有此前刚从长孙无忌等诸放逐诸侯手里收回来的那几百块大小封地呢。

  反正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张超是暂时不会拿出来分封了,那些地方,都将是朝廷的直辖地,现在一时开发不过来,也会是块自留地,留着慢慢开发。

  至于以后宗室、功臣分封,漠北、东北,甚至是西伯利亚,美洲、澳州、非洲,能封的地方多着呢。

  当年李世民、李承乾犯过的错,张超肯定不会再犯。

  诸侯的分封制度不会变,但每一次分封他都会异常谨慎小心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