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6章:冬天的玉米地_华娱之白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是做好事,但如果只有林晓光,和一大堆工作人员一块下乡支教,他肯定会觉得毫无生气。

  不过,从2013年开始,截至今年上下半年,林晓光以“林晓光慈善基金”的名义,先后在云贵川等地捐赠了25所学校。

  其中,在贵州他盖了7所学校,在云南也盖了5所学校,系主要集中在红河和文山。

  没有炒作,没有作秀,有的只是低调的投入,持久的付出,这样行善不求赞赏的林晓光,真的让人肃然起敬,也让章梓琳钦佩不已。

  当章梓琳问及缘由时,林晓光只是淡淡的一句:“没什么原因,我只是希望,在我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能够尽量帮助到别人。”

  1月13号。

  林晓光和章梓琳,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抵达了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

  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地势险峻,山高谷底,海拔在3000米与600米间变化,形成了一个寒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立体气候,基本上没有严寒的地方。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连绵,层峦叠嶂中藏着哈尼人的故事。

  厚实沉重的黑黄土地,一层一层的延伸开来,载着乡下人的生计,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长起了一棵又一棵的树木,一颗又一颗的丰硕果实,开出了一朵又一多的鲜艳小花。

  第二天早上,天还未亮。

  而林晓光昨晚就已经跟章梓琳约好,今天要早早起来。

  吃了点早餐,林晓光就和背着相机的章梓琳,在村子里溜达了。

  此时已是隆冬,村落之外有片玉米地。

  没有村里人带路,林晓光完全凭着自己的记忆,向那片玉米地走去。

  走在空旷的路上,章梓,伸了伸懒腰,大口的呼吸着:“晓光,乡下的空气可真好呀。”

  林晓光也感慨地附和道:“对啊,感觉特别清新,简直一点污染都没有。”

  章梓琳边跟在林晓光身旁,边不确定地问道:“晓光,是这个方向吗?我们不会走错了吧?”

  因为不好意思牵手,林晓光边揉了揉眼睛,边笑着打趣道:“放心,我就算是丢了自己,也不会把你弄丢的。”

  虽然林晓光不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可他的这番油腻的告白,依然把章梓琳给感动到了。

  哪怕章梓琳没有说话,脸上的笑容却骗不了人。

  而章梓琳选择爱人的标准,首先就是善良,其次是要有事业心,以及家庭责任感。

  对于金钱,章梓琳始终没有多大的欲望,因此更注重两人精神层面的交流。

  能不能相处得舒服,才是章梓琳选择伴侣的终极标准。

  毋庸置疑,经过这么多次的接触和了解,在章梓琳眼中,林晓光完全符合她对伴侣的终极标准。

  林晓光和章梓琳走到那里的时候,太阳刚刚露了点头,四周犹如迷雾围城,枝叶低垂,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穗。

  一群麻雀满心欢喜,在玉米地里翻飞、撒欢,仿佛在跟林晓光和章梓琳这两位客人说,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而章梓琳仿佛非常喜欢这样的热闹场景,拿起相机,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画面定格在胶片里。

  拍的差不多了,林晓光便和章梓琳一块,躲进玉米地里,看群峰的迷雾,朝他们涌来。

  风和迷雾一块侵袭身体的瞬间,让章梓琳感到了一阵寒意,不由自主的双手环胸。

  “怎么了梓琳?你觉得冷吗?”话说着,林晓光就准备脱掉自己的外套。

  章梓琳看见林晓光的动作,忙说:“不会啊,我不冷。”

  林晓光看着章梓琳高挑曼妙的背影,没话找话地说:“好吧,我还以为你冷。”

  当林晓光鼓起勇气,将手伸进章梓琳的脖子里时,章梓琳条件反射般地缩了一下。

  顿时,林晓光的手与章梓琳的脖子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冷的缘故,林晓光感觉章梓琳的脖子凉凉地,特别光滑。

  (番外)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