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湘郡,劝降_我来此界开神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才七十万。

  一个郡七十万说实话在大虞已经算得上人烟繁盛了,可由于黑莲教暴动,湘民参与者众多,湘郡又被朝廷盯上了。

  一纸诏令下达,荆南的湘民被迁往荆北,放在南郡,州牧眼皮底下盯着。

  如今的湘郡九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万,比经历诸多兵灾的桂阳郡好不到哪去。

  湘郡东南三县原被黄虎所夺,后面黄虎率军回返桂阳防守,又被孙奇水占据。

  孙奇水是能守境安民,但确实算不上一个乱世枭雄,无论是彭庆还是黄虎都能欺负他,就像软柿子任意揉捏。

  可李隆经过调查后,知道孙奇水确实是有苦难言,人口少代表战争潜力小,他身为牧民官除了考虑守境更要考虑辖下百姓的生活。

  本来要是遭受外敌入侵,一般的军阀第一时间肯定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但孙奇水没有。

  李隆大军气势汹汹踏入湘郡之地,结果没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东南三县没有一点防备。

  这三县县令早早的就候着李隆的到来,奉上人口黄册,一应犒劳大军,协助后勤的事宜都准备到位。

  李隆对此感到不解,询问为何不抵抗,得到的回答是孙郡守之令。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

  战事一起,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既然县城难以防守,还不如不抵抗,减少对民生的破坏。

  “在郡城等我?”李隆微微一笑,这孙奇水是个妙人。

  这么多天过去,黄虎的遭遇,孙奇水肯定已经知情。

  堂堂荆南坚城桂阳,坐拥五万守军,居然守不到三天。

  他孙奇水只有三万兵,再分兵守御县城,自然是取死之道,还不如早早地放弃。

  由此,三月十五刚过,李隆毫无阻拦的兵临潭州城下。

  在看到潭州城的第一眼,李隆心中浮现了几个词,高城深池、固若金汤、守卫森严。

  就说其护城河,通连潇江,一眼望去就如同一条真正的大河护卫在潭州城周边,桂阳城的护城河在它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

  难打啊,难打!

  在潇江西岸的麓山,还有连绵的军寨,里面起码屯驻了数千人。

  这是遥相呼应,用来掣肘李隆的攻势,只要麓山军寨还在,李隆就不能全力攻城。

  正常情况下,肯定要先拔了麓山军寨,可麓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一路一寨,一口一堡,于山上可居高临下防守,只要牢牢守住几个重要路口,其攻下难度不比潭州城低多少。

  特别是李隆的神威砲很难用于山上作战,只能硬攻,到时必定损失不小。

  于是在大军扎营的时候,李隆派信使入城劝降,尽量避免无谓的损耗。

  为表诚意,李隆派的还是自家子弟,王远。

  李隆起事以来,不断有“乡党”投靠,他如今越坐越大,什么人都能攀上一点关系。

  这些沾亲带故的人,李隆并没有避讳,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