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 变法之初(二)_醉枕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国尚武,然赵律较之山东五国更为宽松。

  三家分晋、赵国建国之初,赵国四周恶虎窥视,形势险恶,随时都会有亡国之危。为了养成赵人武勇的xìng子,赵国先祖下令,民以兵戈者无罪。也就是说,赵国民众之间的普通斗殴不能入罪,即便是动用了兵器,除非出现了人员伤亡,不然官府无需介入。只是这样的律法施行下去,到了最底层就完全变了样,几乎出现了人员伤亡,也不会让官府处理,而是宗族自行处置,就是两个宗族直接发生大的火拼,很多官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君王,这样的官员,配上四战之国的国势,很快便养成了赵人勇武无畏的个xìng,民风之悍,不下秦国。赵国也凭之建立起一支实力强悍的军队,北驱胡人,南抗诸国,让赵国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屹立于强国之列。

  只是天下大势,不以人为,不以人易。赵国建国数百年,那一套催生赵人武勇的赵律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毫无疑问,这套宽松的律法确实让赵人的武力雄冠诸国,但也衍生了诸多问题。就如李御身在邯郸城尉上,接到的斗殴致死案件不在少数,甚至百人以上的宗族斗殴也是屡有发生,一年亡者过千人。身为赵国都城,治安良好的邯郸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整个赵国境内会有多少骁勇之士亡于内斗,也有数以千记的犯人被送往北疆服劳役,这也是赵国北疆兵士战力雄厚的缘故。

  若是在长平之战前,这点伤亡对于兵力强盛的赵国而言无关痛痒,可是如今赵国外强中干,急需赵人兵士补充,便显得尤为重要。要是那些因斗殴而亡的赵人都来参军,赵国每年便能凭多数千赵人兵士,积年累月,不过五六年。便能拉出一个五万人的赵人军团来。

  此时的赵国就像变法之前的秦国,只是赵国的国力和财势比之当初的秦国要好得多。那时的秦国面临亡国之危,不得不变法,此时的赵国虽暗藏危机,却能自主地选择变法。不会像秦国当初那样阻碍重重。主持变法的商君还被事后倒戈清算。而今赵国经历数场大战后,男丁稀少,很多赵人兵士都被遣送回乡,娶妻生子。开垦荒地,民风有了不小的改善。这样的时机,阻力自然也小了许多,正是慢慢改动那些律法的时候。

  李御相信,这些触及不到贵族利益的律法改革。绝对不会引起强大的反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各个宗族的支持,毕竟无论哪个宗族都迫切地需要繁衍男丁,而变法也是可以从小处打开局面的。

  之前李御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变法人选,方才没有向平原君等人进言,在他心目中,那位集法家大成的韩非无疑是最佳人选。

  “将军为何事发愁?”见李御呆愣的模样,韩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