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 装甲骑兵师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拙不同,十五军的威名已经打了出来。再韬光养晦反而显得盖弥彰,因此胡卫东也就干脆将十五军原来的三个整编师借着更新装备的机会相应地调整了部分编制,使得每个师的人数多达32000余人,再加上孙立人的新38师和重炮旅等特殊部队,以及那个如今总兵力已经超过八千人的“纵”。到1938年4月的时候十五军野战部队的总兵力也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而且质量相较抗战初期的时候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完全实现摩托化的新38师自然是个中翘楚,马仲英提出“装甲骑兵”的概念后,胡卫东甚至将速度稍慢但能其实相当不错(38年这款坦克的确不算落后)的24本九七式中型坦克和火力强大的28辆92式骑兵装甲车也先后全都配给了新38师,论突击能力,几乎比得上鬼子的三个野战师团(没有追加战车联队和重炮兵旅团的况下)了。而这在胡卫东眼里还只是一个开始…,

  那三个老整编师看着这待遇多少有些眼馋,但胡卫东并不是不重视这些老部队,他只是认为老部队有山地作战的专长,就应该精益求精,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才对,尤其是方永乐的山地师西征之后,十五军现在已经没了专门的山地部队,为此胡卫东要求那三个师都必须集中部队里擅于山地作战的精兵良将,分别编训出一个山地旅(还是三旅九团制,只是山地旅取代了其中一个步兵旅。)来,并许诺八一式枪族、红星系列迫击炮、长缨火箭筒等新式轻武器以及人见人的105山炮、107火箭炮等便于山地作战的特殊重装备优先分配给他们。编组完成后,这三支老部队虽然看上去没有新38师那样吓人,但考虑到中国的多山地形,真打起来未必就比新38师这个摩步师差

  马仲英提出“装甲骑兵”的概率自然不是仅仅为了“纸上谈兵”,他很快就向十五军军指提出了组建“装甲骑兵师”的想法,可是当时十五军符合要求的坦克不到一百辆,而跟得上九五式轻型坦克速度的装甲车更是一辆都没有,这么点装甲车辆就连一个旅也凑不满,更别说是一个师了。但马仲英却不以为意道,“可以先把装甲骑兵师的架子搭起来嘛,先按照战术要求进行训练,准备好足够的人员,将来才不至于坦克够了却找不到执行新战术的人员。目前我们的兵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我们自己的坦克和装甲车了,等到训练完成,至少也要半年时间,那时老坦克应该改装完毕,新的坦克和装甲车也多少会生产几十辆出来,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师了,而且首长可以先把番号要过来嘛!”

  注1:冀中、平西与冀东这三个新建的根据地因为位置的原因,37年底都被中央划进了八路军的编制,但十五军也没吃亏,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所有沦陷区都交由十五军来收复,此外黄河以北的中条山、王屋山和焦作周边也依然是十五军的防区(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